博物馆玩转“互联网+”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博物馆不仅记录了一个民族历史的变迁,而且肩负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各地博物馆开拓思路,拥抱“互联网+”,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走进基层深入大众。各种活动常办常新,用创新钥匙开启博物馆“活”门,让文化遗产走入千家万户,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激发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拥抱“互联网+”
文化遗产“活起来”
在互联网时代,各地博物馆拥抱“互联网+”思维,重视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研发,利用新媒体、3D数字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加强与群众的互动沟通,提高人们对历史文物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于2012年开始尝试探索基于移动设备的观众服务及藏品介绍应用程序,用三年的时间建成了数字故宫社区,把故宫博物院180多万套藏品一一拍照存档,录入电脑,建立每样藏品的信息档案。人们坐在家里,打开手机里的故宫藏品App,就能在数字博物馆里身临其境地欣赏文物。目前,故宫网站每天的点击率100万人次以上,并经常举办网上展览。2016年年底,浙江省博物馆联合博学少年,共同策划推出了浙博少儿·互联网+系列讲座,有利于青少年通过手机,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聆听博物馆历史传统与非遗文化知识。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馆藏文物“火起来”
为了让“藏在深宫人不识”的文物瑰宝走进百姓日常生活,各地博物馆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用开放的创意设计,突破了传统纪念品千篇一律的呆板格调,既体现文物的气韵精神,又实用亲民,在历史文化与现代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走出一条推“陈”出“新”的好通道,并探索让文创产品走出国门的营销渠道。
近几年来,故宫博物院充分利用其馆藏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成为了文创产品开发的“排头兵”。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说,故宫博物院过去四年间,研发了9170种文创产品,比如手机壳、“正大光明”充电器、U盘、朝珠耳机、织绣名片夹,甚至《乾隆皇帝大阅图》这幅画中的白马也被绣在领带上。“故宫猫”、晴雨伞、故宫日历,目前也都成为品牌,赢得了外界对其文创产品开放、创新的由衷点赞。
走进基层深入大众
博物馆文化走出去“接地气”
为了走近民众,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各地博物馆纷纷走出“象牙塔”,走进基层,携带文物下乡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流动展览活动,为培养公共文明气质、公民文化素养,作出看得见的贡献。
近一年来,山东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暖心行动,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将博物馆带到乡间地头,为百姓送去营养健康的文化大餐,让越来越多的民俗传统得到认可,为该省17个地市、40多所学校近2万名学生和社区送去了精彩的博物馆展览和特色课程活动,让流动博物馆成为最受村民们欢迎的品牌。贵州省铜仁市乌江博物馆举办“文化走基层·欢乐乡村行”2017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以“移动博物馆”的形式走到人民群众的身边。活动依托流动宣传展板开展博物馆知识问答、发放宣传资料,拉近了百姓与博物馆的距离,搭建了文化惠民的桥梁。
博物馆活动常办常新
更多观众“请进来”
各地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思维,从“以物为本”迈向了“以人为本”,突破以前让参观者被动地看和听的传统展览方式,强化文教合作意识,增加交流、互动和参与,让博物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各种创新的匠心,生动地讲述着过去一个个时代的文明故事,把越来越多的观众吸引到博物馆。
2016年12月,浙江省博物馆推出“博物馆奇妙日”——青年公益系列活动。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由专业的讲师带领大家走进浙江省博物馆,走近浙江历史、走近中国文化。每一期“博物馆奇妙日”的活动都会带给大家一个独特的亮点。首场活动加入文物鉴赏环节,参加活动的朋友们可以近距离地触摸和欣赏到1:1复制的良渚玉器,加深对文物以及文物背后意义的认识。
近4年来,广东省深圳市每年举办“走进博物馆”大型公益活动,为不同观众群体定制个性化的参观主题路线,并开展集徽章游戏、随手拍等活动增强与市民的互动,受到了众多深圳市民的热情追捧,越来越多市民走进了深圳的各类博物馆。市民在享受文化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加深了对深圳这座城市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了家园意识和城市归属感。 文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