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技术难以支撑起“无现金社会”
盛会
如果有一天,我们告别了现金,世界会怎样?这样令人脑洞大开的话题,在今年两会期间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据了解,数位代表委员们从所在行业的思考出发,建议中国全面进入“无现金社会”。如在杭州开了28年公交车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公交司机虞纯介绍,大概从2015年开始,越来越多乘客上了车才想到问她,“司机,我能不能用支付宝啊,找不到零钱了。”她哭笑不得地看着乘客把包翻到底,却找不出现金。随着无现金生活方式的普及,时代开始变了,“特别是年轻人,一般出门不带现金,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所以公交车投币也就不习惯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着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即朝着“无现金社会”迈进。然而,“无现金社会”听起来很美好,却面临着安全问题和特殊群体的使用问题。安全方面,由于电子支付的每一笔交易都能被追踪,这极易导致个人隐私受到侵犯。事实上,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诈骗案发生率,即是全面实现“无现金社会”必须面临的挑战。而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困难群众、老弱病残人群、小摊贩、小商家之类,他们可能没有能力在银行开户、转账,也可能没有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如何让他们在“无现金社会”中生存下去也是一大问题。如果无视这些问题,全面推进“无现金社会”,坚持无现金交易,也会增加金融风险,强行将这部分人排除在现代社会之外。
因此,“无现金社会”的愿景虽好,但单凭技术是难以支撑起来的。在电子支付方式日益冲击现金使用的情况下,如何让现金支付与电子支付并存、如何保护好使用公民个人隐私、如何堵塞住无现金支付的漏洞等等,应是有关方面必须面对并研究解决的问题。人们期待的是,无现金社会并不一定意味着消灭现金,全面阻止现金交易,而是让无现金方式成为社会的主流支付方式,两者并行不悖,这也许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大家的消费习惯,同时也是“无现金社会”的要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