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夜校要有“农味”
郑欢
提升农民素质,转变农民观念,服务脱贫攻坚,农民夜校只有真正做到接地气、出“农味”,让农校姓“农”,才有实效。
农民夜校要办出“农味”,首先内容要姓“农”,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把符合市场需求,适合地域发展的好办法、新产业挑选出来,进行学习和培训;其次是教法要姓“农”,课堂要在田边地头,由能人实地示范,要把科学理论变成大白话、大实话,听着不累才好消化,看着不懵才好实施;再是时间安排上也要突出“农味”,时间安排不合理,误了农活耽搁了时间,群众自然要抵触,就是做到农闲时节要抓紧,农忙时节要抽空,传统节日要利用。
此外,还可以培养一批“接地气、有土气、粘财气”的“田秀才”,编写一批“听得懂、看得明、学得快”的“农教材”也是办好农民夜校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切不可抱有“随便请一点应付,随便买一点对付”的想法,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陷入形式主义。
农民夜校是群众致富奔康的有效途径,是传播方针政策的有效载体,只有因势利导,办出“农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