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砺志 博学笃行
攀枝花学院文明创建纪实

       攀枝花学院,一所坐落于金沙江畔,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全校师生同心聚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实现向应用型本科大学转型,全面建成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攀枝花学院占地85.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14万平方米,开设52个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普通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及研究生(联合办学)、留学生计15000余人,教职工达1010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专家21人。
       攀枝花学院于2011年底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2014年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文明校园”“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四川省兴川战略人才强省示范基地”。近年来,学院下狠功夫、花大力气,多举措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护航学校健康发展。

“木棉雅韵”文艺晚会

道德讲堂

校园一角

 

       上下联动
       工作机制保障有力
       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学院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了学院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以及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编制了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考核办法及评比制度。将文明创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应用到绩效奖励中,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学院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和检查全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布置、检查和落实;各二级教学单位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创建工作的协调和联络;建立了各单位 “一把手”负责制。做到了组织保障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建设经费保障得力。学院每年划拨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和年度校级文明单位专项绩效奖励经费,确保了文明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凝智聚力
       文明创建成效突出
       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打牢思想基础。学院建立了中心组理论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党员学习、干部培训有机结合的学习体系;强化学院和二级教学单位两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思想理论、教育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加强领导干部、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了教职工学习力和执行力;学院每年4-5月定期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集中举办图书展、读书主题讲座、主题读书签名、荐书留言、优秀电影展播等活动,营造了书香四溢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每年从3月起,学院集中组织开展校内和校外学雷锋系列活动,支教、环境美化、爱心帮扶、义务植树、送科技下乡等学雷锋义务服务活动已常态化开展。在攀枝花市志愿者服务总队的统领下,攀枝花学院志愿服务支队以教职工志愿服务大队、学生志愿服务大队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大队为支撑,以志愿服务站为平台,立足社会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项服务,如帮困助残、爱心募捐、网络文明传播、环保知识普及、科技常识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文明引导等,师生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攀枝花市的大街小巷。近三年来,学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师生达8万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达10.8万小时。先后有1个志愿服务组织荣获攀枝花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2个志愿服务项目获评攀枝花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人获攀枝花市优秀志愿者称号,1人获四川省优秀志愿者称号。
       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增强道德修养文化自觉。学院建立长效机制,把“道德讲堂”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师德师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院的“博学讲堂”“明德讲堂”以及二级单位特色讲堂结合起来,突出价值引领,丰富讲堂内容,创新讲堂形式。将“道德讲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学院建有校级“道德讲堂”1个、二级学院“道德讲堂”13个,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提升学院师生的道德素养,促进知行合一。
       丰富载体
       助力城市文明创建
       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师生文体活动格局。学院培育了“静明周末”和“木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着力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的创新实践。坚持以“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活动节”“公寓文化节”三大活动为载体,开展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手绘校园、建模大赛、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专业性创新性大赛,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文化内涵;坚持举办演讲大赛、辩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舞蹈大赛等专项文艺赛事,不断提升师生的文艺创作能力;坚持开展新生军训、“三走”系列活动、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拔河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师生的身体素质。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扎实履行高校职能。学院积极开展与凉山州木里县纳子店村和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乡仙山村的结对帮扶工作,切实发挥和履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和职能。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积极筹措专项资金,为当地开展各类培训,购买急需物资,解决木里县及纳子店村迫切的需要;发挥人才优势,选派1名科级干部驻村入户,安排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57户,选派数名附属医院干部到当地开展医疗业务指导和传帮带;发挥智库优势,开展智力帮扶,专项培训千余人,多途径帮助农户创收增收。学院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2016年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单位。
       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创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院主动参与攀枝花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高校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强力支撑。积极参与“以城带乡,结对共建”活动和文化惠民扶贫,促进了城乡互补和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承担了攀枝花市西区文艺创作指导项目,参与了《生态西区·创意发展》优秀作品设计和攀枝花首届蓝花楹生态旅游节策划宣传。承担了“中国·攀枝花—东盟国际商贸洽谈会暨东盟商团入住东盟国际商贸城活动”“中国·四川第二届森林康养(冬季)年会”“众筹时光·情系桑榆”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学院多次被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评为“最佳服务组织”,并获得第五届“四川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
       (攀枝花学院党委宣传部供稿)

 

当前:B4(2017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