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初心不忘
追记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
       廖俊波,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2017年3月18日晚,公务出差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的生命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
       “一只好碗,打掉了!”消息迅速传开,街头百姓说;
       “感觉没了依靠,今后工作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工作搭档说;
       “请你们好好写写他,对他是种告慰,对基层干部是种激励!”老领导说;
       ……
       这个人都做过哪些事,会让他人惋惜、不舍?他那谦恭的微笑背后,曾有过怎样的人生风景?
       新来的“省尾书记”
       政和,地处闽浙交界,武夷山脉纵贯全境。人均综合实力全省倒数第一,长期是福建省长挂点的帮扶县,被形容为“全省之尾”。县委书记,也被戏称为“省尾书记”。
       “当官当到政和,洗澡洗到黄河”,这是当地干部茶余饭后的自嘲。每次省里市里开会,政和干部都坐在角落,轮到发言时一般快到饭点,说者无心,听者无趣。干部调离政和,有时还会收到“恭喜脱离苦海”的祝贺。
       2011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
       “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官不算大,但领导着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掌管一方土地,权力很大,责任和事务似乎也无限,还会面对不少诱惑。这是个干事创业的重要职务,也是考验意志品格的关键岗位。
       穷家难当!环顾政和,大山连绵,河川密布。县城老旧破败,连一个红绿灯都没有。县里没有几家像样的工厂,连县委大楼的墙上都有很多裂缝。
       上任后,他与时任县长黄爱华作了一次深谈。“依我看,政和相对落后,反倒是个干一番大事业的平台。想想,咱们一起努力,在全国率先趟出一条县域经济改革发展的路子,打它个翻身仗,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他微笑着,眼里放着光。
       当年8月18日,一个政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会议在县城隆重召开。参加人员:全县2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会议主题:政和怎么办;会议形式:务虚。
       “神仙会”一开3天,每个人都要发言。
       “落后地区,观念也可以领先!”廖俊波最后开了腔,“政和落后,主要是观念、干劲问题。”
       此时,他点起了“三把火”:一是深挖传统农业优势,抓好扶贫;二是全力突破工业、城市、旅游、回归“四大经济”;三是把原先分散的园区“三合一”,完善配套、提升档次。
       何谓“回归经济”?廖俊波解释:“光在上海,就有3万多政和人创业经商,他们想为家乡出力,可以动员他们‘回归’啊。”
       他最后亮出底牌——自他开始,县里所有干部上一线。
       廖俊波收起笑容,严肃地说:“同志们,政和这种现状,我们当干部的怎么坐得住呢?”
       建设集中的开发区,地从哪来?廖俊波穿上运动鞋,背着地图,带着人在城郊的荒山、河滩里转悠,然后会商,最终敲定了一片山地,分期开发。
       钱从哪来?廖俊波跟班子商量先不建县委办公楼,省下钱来搞建设。
征地难。于是,他亲自做客农家。
       3个月后,征下了240多公顷土地,无人上访;半年,首家企业达产;一年后,工厂招工的广告贴满大街小巷。当初被一些人认为是“画饼”的计划,连骨头带肉,摆在了人们眼前。
       “这个园区,是廖书记一脚一脚踩出来的。”副县长葛建华说。
       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个广场、第一座双向四车道的桥、第一个红绿灯、第一条斑马线……4年后,政和从“省末位”跨入增长速度“省十佳”,城市建成区扩容近一倍,3万多贫困人口摘掉帽子。政和干部的腰杆变硬了,说话声音变大了,在省市召开的会议上,也开始“抢话筒”、介绍经验了。
2015年6月,廖俊波光荣当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与时间赛跑
       开发区,好像与廖俊波有着不解之缘。
       大的任务有两次,一次是2007年,从市政府副秘书长任上,调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另一次是2015年10月,在副市长任上,主抓武夷新区规划建设。
       荣华山,位于闽浙赣交界的浦城县,历史上曾是入闽商路要冲。
       廖俊波是浦城人,熟悉人情地理。但环顾一片荒山野岭,再掂掂手里的6个人、1台车和2000万元启动资金,难免让人泄气。
       大家都清楚,落后地区建开发区,不是什么好工作,其中一个难处,就是招商,得到处求人。南平是山区,除了生态好,没别的优势。
       荣华山离南平市有3小时车程,外出招商,光赶路就让人吃不消。
       可廖俊波不怕,他好像喜欢求人和赶路。
       时间过去快10年了,廖俊波当时的副手刘晖明,仍难忘创业的艰辛,难忘廖俊波那股“疯劲”。
       “那可是没白没黑地干啊!连着四个春节假期,全都用来招商。”刘晖明说。
       4年下来,那台越野车跑了36万多公里,平均每天超过240公里。
       荣华山岁月,至今让刘晖明激动:“光从浙江引来的轻纺园,产值就有30个亿。”
       担任副市长后,组织上安排廖俊波主抓武夷新区建设。
       南平市区,沿河谷而建,发展空间局促。经国家批准,在北边调整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武夷新区,并且要把政务中心也搬过去。
       虽然戴着“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光环,但廖俊波又干起了招商的活儿,开始到处求人。
       他对同事说,招商没什么秘诀,说穿了就是几句话,“接待真心真意、交流专业专注、服务贴心用心”。
       有外地客商来,他必亲自赶到车站、机场迎送,亲自陪同、讲解、考察。
       在他生命的最后45天,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外出招商或者赶路。最近的一次,3天跑4个省,去了6家公司拜访。
       驾驶员林军跟随廖俊波多年,他曾经问过廖俊波 :“领导,您不觉得累么?”
       廖俊波的解释是:带孩子够辛苦吧,但父母为何乐在其中呢?因为信念!人有信念,就不会觉得累。
       “肝胆”——他的农民朋友
       “肝胆”一词,福建人常用来称呼最知心、最可敬的朋友,近乎大家常说的“铁哥们”。
       廖俊波的“肝胆”很多,其中一位叫刁桂华,农民企业家。
       几年前,拍下了新厂房土地后,因遭人构陷,她被异地拘押,土地出让金交不了,后来光滞纳金就需要上百万元,企业陷入生死之劫。
       仅有小学文化的她,几年来到处上访、哭诉,甚至“拦轿喊冤”“见官下跪”……
       去年4月,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悄悄指点她,等廖副市长接访那天,你再来。
       刁桂华将信将疑,如期来到接访地点,第一次见到了廖俊波。
       廖俊波听完情况后,微笑着说:“今天后面还有人等着。这样,你留下材料和联系电话,咱们改天详细谈。”
       一个星期过去,刁桂华以为,这次又是一场空。
       然而,周六早上7点,手机铃声响了。
       “刁总,请问你今天有空吗?能不能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手机那头,传来廖俊波的声音。
       路上堵车,车又坏了,刁桂华迟到了。
       由于心急,加上虚弱,她在市政府办公楼的楼道里摔了一跤,小腿上蹭出几道血印子。
       廖俊波闻声出门,把她扶进办公室坐下。然后,拿毛巾蘸上热水,为她擦拭伤口。
       “不要急,办法总比困难多。”
       看着弯腰低头的副市长,刁桂华眼泪夺眶而出。
       刁桂华一边哭一边说,廖俊波一边问一边记,满满写了三页纸。最后,廖俊波递给她一张名片说:“再苦的经历,都会翻过去。你现在要专心把企业做好,把自己变强,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你的困难,咱一起想办法解决。”
       “俊波市长可是我的贵人啊!我听他的话,不纠结过去,努力做到格局要大。”刁桂华说。
冤情洗清了,新厂也有着落了,今年春节,刁桂华想给廖俊波送一只土番鸭,表表心意。但廖俊波笑着谢绝了:“桂华,等你新厂开工,舀一瓢热的麦芽汁给我尝尝就行了。”
       天不遂人愿,廖俊波没有等到这一天。如今留给刁桂华的,是无尽的怀念……
廖俊波出殡那天,送别的人群,将前后数十里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告别仪式上,吊唁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络绎不绝,许多人情难自抑,泪如雨下。
       老百姓的泪水和怀念,是对一位好干部的最好祭奠。 (据 新华社)
当前:A1(2017年06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