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加自然地“呼吸”
海绵城市引领绿色发展方式
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指引下,中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不再以“修管子”为主,而是利用“海绵作用”,对雨水吸收和释放乃至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3年来,当初描绘出“自然、生态、绿色治水”的美好图景加速实现,许多城市也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变得“表里如一”。
天要下雨人有办法
安徽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紧邻巢湖,犹如一方巨大的簸箕,排水不是强项,还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2016年6月30日至7月6日,合肥降雨量累计达639毫米,是55年来同期降水最高,可谓“一周下了半年的雨”。然而,这座城市道路无一处出现严重积水,106个下穿桥和地下人行道基本畅通,无一小区出现内涝。
一些合肥人清晰地记得,就在2010年汛期,合肥城区降雨量达100毫米,老城区几乎所有主干道全部积水,积水深度平均达到20多厘米;多处下穿桥被水淹没、城市南部的望湖城小区淹没面积达35公顷。
这一切,与合肥痛定思痛,在此之后就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防水排涝体系,通过生态屏障增强“锁水力”密不可分。
曾几何时,每逢暴雨来袭,“全城看海”“嘀嘀打船”……市民们的调侃一度透露出对城市内涝的无奈。
2014年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3年来,改变真真切切地发生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项目的实施,在缓解城市内涝、消除水体黑臭方面已见成效。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区域内13条黑臭水体(占试点区域内黑臭水体总数的46%)、171个易涝点(占区域内易涝点总数的60%)已经消除。
目前,我国管廊建设城市从2015年的10个试点城市发展到200多个,建设总长度从不足100公里拓展到2600公里以上。
“海绵”理念为城市舒筋活络
2020年,我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2030年,全国城市80%以上建成区要达到这一指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
而关乎怎么建的“路线图”,试点地区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各显神通, 为城市舒筋活络。
——因地制宜,道法自然。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指导意见15次使用“自然+”词组,描摹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安徽池州依靠现有地形、水位等条件,通过调整地形将雨水引流,道路和桥梁也设计成为排水通道,多采用自然改造法,不搞大拆大建,真正留住山水乡愁。
——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吉林省四平市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中,通过应用传感、VR、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发智慧管廊运营管理系统。管廊项目不仅解决了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的问题,还成了智慧城市、智慧管廊建设的市民体验中心。
——新、老城区协调发展。在江西萍乡,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避免盲目地全面翻挖,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工作同步推进,实现“以点带面”;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开发区由于现状制约条件较少,可按海绵城市建设的理想目标,制定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实现“以面带片”。
“一张蓝图干到底”
去年汛期,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中,近半数城市曾出现内涝,引起广泛关注。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胡厚国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工程,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城市不光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和‘良心’。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城市发展理念。”胡厚国说。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建设,不少地区从原来担心海绵城市建设投入大、成效差,持观望态度,变得积极主动申请海绵城市改造。这种变化不仅体现自官方,也来自民间。
萍乡市民谭娟所在的金典城小区原本是市里定的第一批海绵体项目改造小区,由于大部分居民当初对海绵城市都不了解,于是反对。直至对面的金螺峰公园海绵体项目改造完成后,公园道路从昔日一下雨就积水,到积水现象大为缓解,群众又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尽快进行改造。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王守清等专家表示,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从地方立法和社会推广等方面入手,提高公众参与度;对融资项目进行合理搭配打包,明晰权责条款设计,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
萍乡市副市长叶华林介绍,下一步,萍乡市还将推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推动技术服务单位与本地设计院建立常态化合作,成立海绵城市技术服务中心,引导企业对有关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以海绵产业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新华社 杨丁淼 余贤红 汪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