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乡风文明 助推脱贫攻坚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创新“四好村”创建载体侧记
邱昌沙
       2016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全面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聚焦同步全面小康目标,达州市达川区提出了在全区农村开展“五崇尚五反对” (崇尚孝老爱亲,反对弃老抛残;崇尚团结和睦,反对拉帮结派;崇尚勤俭自力,反对等靠要懒;崇尚整洁优美,反对脏乱无序;崇尚讲法明理,反对胡搅蛮缠)活动,助推脱贫攻坚,为“四好村”创建作出了一些新探索。
       狠抓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五崇尚五反对”宣传教育活动600余场次,广泛宣传“五崇尚五反对”的目的、意义;各村社均制作了“五崇尚五反对”宣传张贴画,用直观、丰富的动漫形象宣传“五崇尚五反对”;五四等乡镇还制作了专门的宣传册页广泛发放、宣传、张贴到户。
       狠抓评议落实。区文明办细化、制作了“五崇尚五反对”百分制考核测评表,各乡镇(街道)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开展工作,社每月评比一次户,村每季度评比一次社,乡每半年评比一次村。该区建立了巡查机制,组织对全区整体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将开展五个“经常性实践活动”纳入文明村镇创建和“四好村”创建考核指标。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还将“五崇尚五反对”工作情况纳入全区脱贫攻坚“十比十赛”专项考核指标,全区初步形成了发动—评议—督促落实的良好机制。
       狠抓榜样引领。该区提出开展“五好一新”评选,即在全区农村广泛开展好夫妻、好媳婿、好公婆、好邻里、好少年和新乡贤的评选,在农村醒目位置设立善行义举榜,展示“五好一新”人物的善行义举。在有条件的村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先烈荣誉室等,用革命先烈和身边好人的榜样力量引领、教育广大村民自觉践行“五崇尚”,全面摈弃“五反对”中的不良行为。
       注重家风建设。开展好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在农村居民中举行形式多样的家风家训家规学习教育活动,推动优秀家训进祠堂、进文化大院、进家庭,培育良好家风。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传扬一批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热心公益的和美家庭。倡导“书香家庭”创建,加强农家书屋建设力度,组织农村群众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活动,命名发布“书香之家”,引导农村居民通过阅读接受先进理念,培育新型农民。
       注重文化熏陶。各村办好道德讲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开展“日行一善”“节俭养德”“爱护环境”等道德实践活动,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滋养农民。区文化馆创作“五崇尚五反对”专题文艺节目,开展“送文化”活动;大滩等乡镇还拿出资金,扶持和发展乡村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培育乡村文艺骨干,开展特色文艺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注重自我约束。全区各村社都围绕崇德向上,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区文明办指导乡镇加强农村民间组织建设,各村均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发挥了其在民间事务的调解、监督与服务作用,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强化环境治理。按照“整洁优美有序”的基本要求,各地建立了政府(街道办)主导的村社长效保洁机制,全区建成了赵家石垭村等10个村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点,亭子友山村等17个村级生活垃圾治理点,其它村继续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基本实现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农村改厨、改厕工程,鼓励农村普及污水处理池,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地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了人居环境。
       强化志愿服务。除区级部门组织志愿者长期性开展便民服务、阳光助残、慈善捐助等各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外,该区利用“五好一新”评选好人的契机,培养村民的志愿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了“邻里守望”“我是党员志愿者”等市级志愿服务品牌,指导脱贫村建立村级志愿服务站(点),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到村开展农技培训、感恩教育、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初步实现了志愿服务传文明,携手建设新农村目标。
当前:B2(2017年06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