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把创建文明县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契机,突出常态创建、素质提升和利民惠民,开创了“创建促文明、文明促和谐、和谐促发展”的生动局面。近十年来,不仅连续三届获得福建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荣誉称号,还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县城、国家级绿化模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生态县等荣誉。2016年,云霄县又进入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
县城全景 戴园笙 摄
县委书记王金狮(左)向民间扶贫志愿队授旗
云霄潮剧团《开漳序曲》剧照 戴园笙 摄
端午节龙舟赛
着力价值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云霄县始终把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来抓,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进行部署推进。
固价值引领之本。云霄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地域文化、淳朴的人文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精心打造了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社区、主题示范街及乡村文化墙、文化长廊,使创城理念深入人心。利用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我们的节日”活动等形式,围绕吃、住、行、游、乐等微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启动“树文明新风、迎金砖宾客”主题活动,大力推行“八不”行为规范,提升市民道德文明素质。
强道德建设之基。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和宣传学习活动;在全县社区、农村和学校普遍设立善行义举榜,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汇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深化创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活动,弘扬孝道文化,倡导构建和谐婚姻家庭。涌现出以全国最美家庭——方富强家庭为代表的一批践行助人为乐、节俭养德、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传统美德的文明家庭、最美家庭。
正社会文明之风。积极开展“一镇一孝廉”“一乡一家训”征集活动和“厅堂悬挂家训”活动,宣传好的家风家训,传播社会正能量。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推动建设一批家训家风文化长廊、主题展馆等家风传承阵地。针对一些地方比阔斗富、大操大办等现象,通过约定办事规模、标准,做好服务引导,大力倡导简办婚丧喜庆事宜,推动移风易俗。开展创建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引领和增强市民的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
致力城乡共创
建设美丽家园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一盘涉及全面改善民生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大棋。随着创建工作不断深入,云霄县的民生设施和城乡环境大幅度改善。
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坚持“南扩北延”城市发展战略,县城建成区扩大到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9.7万人。推进路网设施提档升级,启动国道324线“白改黑”和城区段位改造提升,打通城区拓展的交通主动脉。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建设安置工程31万平方米。加快启动北部片区规划开发,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新行政中心区初具雏形;不断完善功能、聚集人气。
提升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环境。以打造清新市容为目标,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顽疾痼疾和盲区,开展专项治理,做到“六还于民”,即:规范户外广告,做到“还天于民”;规范商业促销活动,做到“还静于民”;遏制乱挖道路,做到“还地于民”;清理占道经营,做到“还道于民”;规范农贸市场,做到“还市于民”;改造升级城市绿化,做到“还绿于民”。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一天三清”垃圾收集制、保洁督查制度,实现垃圾不落地。创新城管、省级文明单位、社区、民间(校园)志愿者“1+1+1+1”管理模式,实现整脏治乱。
尝试以城带乡,推进城乡共创。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深化星级文明户、好婆媳等评选活动,深化农村社会风气专项治理。发挥文明单位服务发展、传播文明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各级文明单位与挂钩村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在全县各乡镇积极推动“五古丰登”行动计划,即依托“古街、古厝、古寺庙、古树、古桥”历史文化古迹,拓展基层宣传文化新阵地, 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动,加快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富美乡村、特色小(城)镇。
践行志愿服务
提高文明程度
文明云霄,志愿先行。近年来,云霄县加大引领力度,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用志愿者的点滴善行,温暖整座城市,提高文明素质,提升文明程度。
健全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云霄县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云霄县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云霄县志愿服务制度化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3份文件,统筹指导推进全县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持续开展。依托“志愿云”信息系统,建立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项目发布、服务记录、褒奖激励等工作机制。在全县推进“感恩生活·爱心云霄”社区志愿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以志愿者协会为龙头,以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骨干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站为依托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从以青年人为主到全社会共同参与、从阶段性到经常性、从松散型到规范化的三个转变。
丰富活动内涵。将志愿服务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成立酒类收藏协会、企业联合会等多支社会扶贫志愿服务队,开启了“志愿服务+精准扶贫”新模式。围绕参与大型节会、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生态环境、社会救助、城乡环卫一体化、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领域,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志愿活动。
培育服务品牌。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涌现出“童心彩虹桥”“金秋爱心助学”等一批扎根农村、服务民生的特色品牌项目。2016年,云霄县蓝丝带行动关爱自闭症儿童家庭互动联盟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着重生态建设
打造宜居之城
坐落于云霄县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东南沿海优质、水产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是中国北回归线北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天然群落。近年来,云霄县以“永葆绿水红树,打响生态品牌”为抓手,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高科技、低耗能、无污染为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抓光电和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节能光电科技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已落户十几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锂电产业和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全县工业企业资源再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发展生态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倡生态种植,发展“畜牧养殖-沼气-农作物”种养模式和生态果茶菜园等,促进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推进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建成东厦镇水稻万亩高产创优示范区、马铺乡淮山种植示范区、下河乡四季杨桃种植示范区等标准化的农业基地。开展“大帽山古茶树”国家级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申请工作。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竹塔泥蚶”“云霄枇杷”“马铺淮山”等响亮的产品名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仅2016年一年就签约农产品产销合同3.6亿元,生态农业成果丰硕。
发展生态旅游。坚持实施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发挥乌山、红树林、山海温泉等特色资源效应,积极实施景区提升工程,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新模式,完善景区景点设施配套。做大做强“温泉之乡”品牌。推进火田镇、阳下村、西林村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及中国传统村落菜埔村的保护开发,打造“一乡一旅游村”“一乡一精品线路”,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大力发展“云霄味”乡村旅游。
云霄县获评“国家级生态县”,全县 9个乡镇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镇”称号,超过五分之一的行政村获得“省级生态村”称号。
着手文化强县
繁荣文化古郡
云霄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郡,是镶嵌在漳州文化长河源头的明珠。近年来,云霄县大力发掘历史文化,重塑开漳圣地新形象。
提升开漳文化内涵。投资4.5亿元,建成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将军山公园;投入1.8亿元,开通或重修以开漳元素命名的县城主干道开漳大道、将军大道、元光路、陈政路等;累计投资3亿多元,修葺燕翼宫、魏妈庙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8处,大力推进唐韵文化园建设,完善了朝圣、庙祀、谒祖等配套设施;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搭建了对外交流平台。
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开展古郡圣踪寻访工作,梳理修缮全县开漳先贤的庙宇,挖掘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大对传统文化与城市文脉的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申报工作,完成65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并汇编成册,建立了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建设福建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县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全县已有潮剧、圣王巡安等23个项目列入非遗项目,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组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部队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强非遗保护成果的整体利用,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美丽城市之中,让人们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
激活红色文化基因。发挥“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品牌效应,兴建了乌山革命纪念馆、乌山廉政文化公园,加快实施乌山沿途道路改造,打造闽南“红色之旅”的珍品风景区,建造坪水苏维埃政府纪念碑,修葺当年党支部、苏维埃政府、农会、赤卫队活动遗址,完成道路硬化,打响了“云霄首个红色政权”品牌。
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实施重点园区、企业、项目带动战略,形成了光电创意产业、温泉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以开漳文化为媒,引进台资光电产业龙头企业汉晶光电,促进光电产业迅速成长为云霄县域经济主打产业,云陵工业开发区光电园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走出去战略,编排《开漳风流千古韵》《开漳序曲》等大型剧目到闽南粤东、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公演超过500场,创造产值近亿元。以乌山红色旅游景区为依托,引资40亿元建设三星级旅游山庄凤顶文化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走“红色旅游+生态开发”新路,以此辐射带动全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2016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95万人次,在福建省红色旅游县人气评选中荣获第一名。
着眼以人为本
共享文明盛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源动力。近年来,云霄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群众的需求与文明县城创建紧密结合,以增进人民福祉、构建和谐社会为着力点、落脚点,通过建设完善配套的设施,营造安全文明的秩序,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和铸就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安居惠民。2015年以来,共投入23.38 亿元用于城市规划编制、城市综合交通建设、城市绿化、景观整治、污水垃圾处理及水环境整治、市容市貌整治等城市建设项目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部和殡仪服务中心,开工建设云陵、莆美、下河乡敬老院。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慈善和残疾人事业。
服务便民。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推进“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活动,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灵活提供预约、延时、上门服务,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落实行政审批 “三集中”改革,实行标准化流程管理。建立牵头服务、团队跟踪、绿色通道、联审联办等工作机制,帮助企业理清项目审批流程,全过程跟踪服务,有效解决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繁琐复杂的问题。在全县服务行业、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以“人民满意”为主题的“争创文明服务示范窗口、争当文明服务标兵”活动。以创建惠民生,让广大市民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文化乐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了开漳历史纪念馆、新体育场、县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等项目,承建和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率达100%。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加快新图书馆、非遗艺术馆、美术馆建设,推进魏妈文化园整体规划建设,创建“中国书画之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庙堂文化、老人文化、家庭文化、节日文化,经常性举办书法、美术、摄影、文物、非遗等展览及爱国主义影片展映,开展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灯谜竞猜、读书研讨、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每年举办活动上千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海峡西岸春潮涌,千年古郡景象新。云霄,这个既充满现代意韵又兼具厚重历史感的城市,正向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