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来的乡情
疏泽民(安徽)
        在乡下,邻里之情,是借出来的。
        张婶炒菜缺了盐,来到隔壁,一开口,李妈就倒了小半碗;李妈煮鱼少了醋,来到钱家,钱奶奶倒出大半盅;钱奶奶外孙出生,鸡蛋不够,透过窗户喊一声,屋后邻居刘阿婆就从鸡窝里掏出几只;刘阿婆家来了远客,缺碗少筷,见赵大爷打门前路过,就问他家有没有,不一会儿,赵大妈就拎来了小半篮,还问够不够;赵大爷请人打水浇地,水泵电缆够不着插座,张伯见了,主动将家里闲置的插排借出来……“借”,是乡村和睦而温馨的字眼,它像一根纽带,将邻里乡情牢牢地拴在一起。
        庄户人热心。只要你开口,总会大大方方地将你所需之物借给你,即使手头暂缺,也会想办法给你弄来。“陈婶,你要的饭甑我家没有,不过我二姨家有一只,明天我去一趟,给你借来。”瞧,就像自家缺饭甑似的,刚一开口,人家就反客为主,替你着想了。遇到这样热心的乡邻,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有困难,找邻居就是了。
        庄户人坦诚。外出干活,大门是虚掩的。有时候也会在门环上挂把锁,却是虚套,不为防人,只为防止猪呀狗呀拱开大门,在屋子里添乱。邻家过来借东西,推开虚掩的大门,在堂屋里寻找一番,拿回去用一下,立即归还,同时不忘和稍后回到家中的主妇说一声:“刚才你不在家,我借你的剪子裁衣,现在已经放在你家大桌上了。”主妇并不计较,笑着逗趣:“给儿媳妇做孕服啦?”也有脸皮薄的,跑到一里外的菜园里找到邻家主人。主人一脸坦诚,告诉所借之物摆放的位置,末了不忘补一句:“门没锁,你以后要什么,自己直接进去,尽管拿。”这是莫大的信任啊,就像一家人似的,“尽管拿”,哪像城里人,一进屋就将防盗门关得死死的,连对门姓啥名谁都不知道。在乡下,大家的心都是敞开的,居家的大门也是敞开的,似乎连门闩都成了累赘。邻里间有借有还,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庄稼人慷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有损坏,照价赔偿。”这句话搁在乡下,不大适用,因为有些东西是不用归还的,譬如一袋盐,半碗醋,一卷棉线。若真要去还,人家脸一绷:“什么意思?”那就见外了。若有损坏的,也不一定赔偿。砍崩了借来的菜刀锋口,主人不会让你打一把新刀,自己多费点力气磨磨就是;拉断了借来的麻绳,也不用重搓一根,打个结就行;借来的竹篮不小心磕断了几根篾,同样不用赔一只新的,在破洞处插上藤条或编织带补一补,照样能用。有时候借来东西忘了归还,主人急用时想不起来谁借走了,也不恼,找别人再借,或去集上买新的。因为主人知道,自己平时也做不到十全十美,何必计较他人的无心之过呢?
        生产或生活用品暂缺,才会去借,但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坐在灶膛前生火做饭,门口传来李大娘的说笑声:“做什么好吃的呢?这么香啊。”闪进厨房,见主妇正在烹泥鳅,李大娘直夸主妇的厨艺好,唠了一会儿嗑,又说想给城里的儿媳寄点干货,让主妇给参谋一下,萝卜菇和干豆角哪个更好。主妇说哪个都好,要不一样寄一点。李大娘嘿嘿笑着,忽然想起来要回去做饭了,临出门时却说:“我过来是想借根葱,看你厨房里没有,我干脆到菜园里掐去。”其实李大娘就是想串串门,聊聊天,借葱,只是借口。
        庄子里绿树相拥,炊烟相融,院落连襟,鸡犬互动。在这里,你大可不必为缺东少西伤脑筋,临时急需的,尽管去借。借的人得到了所需,解决了难题;被借者感觉别人看得起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借与被借,都是坦坦荡荡,落落大方,根本不需要藏着掖着,他们都把对方当成自家人: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着见,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
当前:B3(2018年03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