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子昂读书台
晓蔚
        自射洪古城金华镇北行半里,便望见一座秀丽的青山在涪江两岸巍然突起,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障,此即是有“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山”之誉的金华山。
        金华山为川中名胜,位于射洪县城北23公里,是初唐诗人陈子昂(公元659年—700年)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山有金华观,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唐代名九华观,玄宗时重修。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赐名玉京观,以后元、明、清三代均有培修。山麓有一桥,名百尺桥,原为唐代所建。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鹤舞千年树,鸿飞百尺桥。”可见建桥年代很早,现有的桥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的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流传。这种失意悲哀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为古今所共有,有着广泛的共鸣基础,不因时空流转而遗失。
        进山门起,我们的视线便由一条仿龙形石砌栏杆牵住,随山势起伏,延伸至山顶,龙头倒卧于关帝殿前,长约200米,龙尾则显于山门处。上登,凭栏而望,上窥云表,下瞰江流;悬崖绝壁,形势险峻。山崖下,“一曲清江绕山流,布帆来往不停舟”。
        山门正面为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架木梁,三穿用五柱,背面为单檐歇山式。门面两角柱用条石垒砌,用石板与次间廊柱相连,形成八字形山门,门上横匾书有“涪江保障”四个楷书大字,左右山门石壁上刻有“蔚兰洞天”四字。门前造有垂带式踏道319级。山门内有灵、十殿、药王、东岳等殿宇及客堂、斋房、静室;再往后走便是关帝殿、祖师殿和玉皇楼。东岳殿为木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八架椽屋前后乳袱搭牵用四柱,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檐下施出三跳七铺作斗拱22朵。柱作棱形,柱础作圆形,工艺上独具匠心。而玉皇楼虽系木质结构建筑,却三层三檐,攒尖式屋顶高18米,覆盖琉璃瓦,飞檐高翘;柱枋梁架,棂窗格门,做工精美,全楼气势雄伟风格独具,可谓古建筑之精品。
        不去陈子昂读书台不算是到了金华山。读书台原名读书堂,或称陈公学堂,其旧址在金华山古观之后,今祖师殿一带。唐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陈子昂立旌德碑于读书堂前。中唐后,政局混乱,战事频仍,学堂因之衰废。宋嘉裕年间,邑令庞子明在其遗址建拾遗亭。明初,拾遗亭已废,廉承务遂于旧基建成塑像,并立明远亭于其侧。成化时,县令郭镗立感遇亭。至清初,上述建筑全坍坏。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知县唐麟翔于学堂旧址建方厅一大间,置匾额为“古读书台”。清道光八年——十一年(公元1829年—1832年),邑令钱秉德、汪澍移读书台于岭后梧岗山。此后,几经扩建始成。
        古读书台由前、中、后三院组成。前院由门枋、感遇厅及左中右三条廊道构成;中院主体建筑为拾遗亭,属重檐六角攒尖式,前侧配以抄手游廊;后院以坐西向东的留仙馆为主,东向为涪轩,南置精舍三间,北立明远亭一座。整个建筑群掩映于古柏苍松之中,清幽淡雅,颇具江南园林风韵。
        古读书台内匾对甚多,多数为古今名家手迹。其木刻《感遇三十八首》及《陈伯玉先生别传》等,亦不可多得。感遇亭内分别立有陈子昂青年时代汉白玉雕像及彩塑像供人瞻仰。从梓州的金华山读书台到幽州的黄金台(又称蓟北楼),诗人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因而有“山河依旧,人物不同”的感怀。难怪宋长白《柳亭诗话》: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假令陈、阮邂逅路歧,不知是哭是笑。
        故杜甫有诗曰:
        金华山北涪江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何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当前:B3(2018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