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标注新方位
王政淇
       回顾五年成就,民生答卷温暖人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五年来砥砺奋进,这份民生答卷来之不易,温暖人心。
       不仅如此,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一直以来人民关切的重大民生问题作出了庄重承诺。为幼有所育,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为学有所教,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为劳有所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为病有所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为老有所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为住有所居,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为弱有所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
       可以说,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细致务实,对每一件事关民生的“小事”都做出规划、定下目标:“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同样,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指出“倾情倾力做好托底工作,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善小而不为,要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政府工作报告对改善和保障民生作出的承诺力透纸背,字里行间的民生情怀处处彰显着党和政府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的决心。
       (据人民网)
当前:B3(2018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