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该歇歇了
——幼儿园“小学化” 现象观察

        新闻提示: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包括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等。
        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近年来,各地幼儿园教育呈现出“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家长以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为代价,盲目追求“提前学习”“超前学习”,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教材与幼儿园教育存“代沟”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网友认为,幼儿园“拔苗助长”的问题在于小学,一些小学的一年级将拼音一带而过,如果幼儿园不教,孩子根本跟不上。“有的孩子6岁要上小学了,结果小学老师说孩子水平不够,被退回来上幼小衔接班。”
        面对小学择校压力,孩子进入幼儿园大班之后,家长就做起打算;一方面依赖幼儿园加强识字、拼音、计算的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自己买来各类幼小衔接课本在家教孩子,“恶补”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河南省一名家长说,当地有一所小学,入学前必须考试,低于95分都不要。
        “从根本上讲,这是‘幼升小’压力传导所致。为了上好的小学,家长不得不如此;而为了迎合家长需求,幼儿园也不得不如此。”在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看来,家长要成效、学校要“绩效”,再加上社会培训机构的涌入,合力“绑架”了正值幼年的孩子。
        同时,不少家长认为当前的幼小教育衔接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推手。上海市一网名为“幸运花MG”的家长指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设计存在“代沟”,小学一年级要求读课文,缺乏从零开始、由浅入深的过程,只能让孩子提前学习,“这些教材不是给没有基础的孩子编写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徽认为,幼儿园“小学化”的深层焦虑源于家长和孩子对升学机制、考试评价体系的不确定、没把握。在幼小衔接阶段,不愿在摇号排位中听天由命的家长,只能让孩子提前学、拼命学。
        专家认为,“拔苗助长”式教育超出了孩子认知、思维、动作发展的同期水平,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给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带来负担和压力。

        让幼儿教育回归快乐本身

        教育部要求,小学应坚持零起点教学,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
        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定期督导与报告制度,对办园教学行为不规范、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小学及社会培训机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问题频发、社会反映强烈的,实行年检一票否决制度,并严肃追责。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韩春红表示,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们不应只关注孩子知识的储备,更应关注孩子内心力量的储备,帮助孩子做好有效的健康心理建设。
        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学前科科长程雪琴认为,以游戏为核心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才能让每个孩子享受到“真游戏”,提升孩子兴趣,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学习、可持续学习。
        (新华社 杨思琪 唐弢)

当前:A2(2018年07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