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
吴荔红 曹楠
        少儿特别是学前儿童“读经”,一直是这几年的一个社会关注热点。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与其价值诉求紧密联系。一方面,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所生发的价值迷思,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在幼儿阶段的深入;另一方面,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也成为其发展的根源和动力,促进我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与创新。
        ● 哪些价值迷思妨碍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发展
        学前阶段是儿童文化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时期。在幼儿园阶段对儿童进行文化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儿童文化自信并形成个体文化认同。然而,我们在考察其实际开展状况时,发现传统文化实践模式与价值诉求的偏差,导致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误区。
        一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误读。“国学热”唤醒了人们对人文经典的重视,对我国历史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但是不少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教育机构过于注重形式,不仅无法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能量,更无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了。
        二是多元文化视域内的教育西化。西方文化通过显性文化传播和隐性文化渗透,撼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我们也常用西方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标准来诠释和要求我们自己的文化,甚至用这样一套理论解构我们的传统文化。以西方文化价值体系来评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映着文化评价标准有失一致性、科学性与实效性。
        以上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幼儿园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取舍。
        ● 传统文化教育最该让孩子了解哪些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启蒙教育阶段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儿童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并为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基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自身特点,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应包括立足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教育、立足于“修身养性”的人格修养教育、立足于“仁爱和谐”的社会关爱教育以及立足于“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
        立足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教育。针对3至6岁儿童,幼儿园首先应重视生态保护意识教育,通过理念渗透、直接感知、生活贯穿等方式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儿童生态保护的整体意识。同时,可通过日常生活中问题与困惑生成生态课程,感悟人与自然的整体形态,初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思维。
        立足于“未来公民”的人格修养教育。首先,幼儿园应该提高日常生活细节的养成教育,善于发现存在于生活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范行为;其次,通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激发幼儿对人格修养教育内容的感知;再其次,要勤于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反省调整,为儿童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立足于“仁爱和美”的社会关爱教育。对于3至6岁儿童来说,首先,幼儿园应该把握社会关爱教育中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两大主要内容与途径,引导幼儿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次,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幼儿从中获得安全感与信任感;再其次,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让幼儿从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得以实现幼儿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待人友好和睦,逐步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初步形成“个人—家庭—学校—国家”社会关系思维。
        立足于“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幼儿园应整合多方资源,充分调动家庭与社区力量,扩大优秀道德思想与社会规范传播范围,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最大化地再现于幼儿园教育,以促使幼儿在社会环境与文化的熏陶中,树立起家国情怀、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
        ● 怎样厚实幼儿园传统文化发展土壤
        幼儿园传统文化发展土壤包括幼儿园传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厚实幼儿园传统文化发展土壤,需要将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幼儿园的传统文化底蕴,让适宜的传统文化能够扎根于厚实的文化土壤,滋养幼儿的心灵。
        创新幼儿园传统物质文化建设。幼儿园物质文化是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门户,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各园所应该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独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地将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其中,使园所硬件设施与传统文化因素结合、转化、共生,激发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力,拉近发展与现实的距离。同时,要注重增强儿童对传统物质文化的体验感与成就感,提升幼儿园传统物质文化品质,从而营造适宜儿童发展的物质文化环境。
        构筑幼儿园传统精神文化世界。幼儿园精神文化是体现民族精神的内在力量。它能够通过文化价值构建与文化自信树立影响儿童的精神世界、精神状态以及精神生活。幼儿园应该汲取传统文化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功能,真正根据儿童的精神状态和发展需求构建适宜的精神文化环境,促进传统精神文化转化为生活常态的过程,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注入一股厚实、永续的能量。 
        (据《中国教育报》)
当前:五版(2018年07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