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行垃圾分类有妙招
设立红黑榜 垃圾房前督促
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连续7年将此项工作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
中华别墅小区:
志愿者在垃圾房前蹲点督促
作为长宁爱建居民区的六个小区之一,中华别墅小区有180户家庭,共用一个垃圾厢房。这个垃圾厢房位于小区一角,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标得清清楚楚。与此相配套,一大幅“垃圾的旅程”宣传板,生动又形象。小区宣传栏内,还张贴了“各楼组垃圾分类评比公示栏”等信息。
2017年起,爱建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选择了该小区作为试点,推进居民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工作,并探索形成了从居民家庭源头治理到垃圾厢房严格分类、定时收运衔接及时的全流程垃圾分类方案。
居委会还实施了数据实时统计机制,由志愿者详细记录居民每次垃圾投放分类情况,形成一家一户的家庭绿色日志;同时,设置红黑榜公示家庭垃圾分类情况,表彰分类良好的家庭,督促分类不彻底的情况,促进习惯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爱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小区定时定点投放还处于倡导阶段。
上航新村:
发放可拆卸分类垃圾桶
同样位于长宁区的上航新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实行已有半年。
小区居民只有在上午7至10点和晚上5至8点才能投放垃圾,其它时间,垃圾厢房是关闭的。上航新村居委会书记朱雪菊说:“我们从去年10月正式开始试点垃圾分类投放,当时只有10%的人赞成,而90%的人是不赞成,觉得自己家里要分干湿两个垃圾桶,很不方便。”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居委会改造了垃圾厢房,摆放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四类垃圾桶,还加装洗手池、雨棚和照明,增设工作人员休息室。同时向每户居民发放左边干垃圾、右边湿垃圾的可拆卸分类垃圾桶。
居委会专门牵头成立了六支队伍,分别为居委干部、楼代表、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红领巾先锋队(中小学生)、以及外来人员租房队伍志愿者队伍,每家每户上门宣传、动员,80名志愿者每天早晚时段轮流值守在垃圾厢房前。垃圾分类推行一个半月时,能自觉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居民达到了70%;3个月后,提高至90%;如今,几乎所有小区居民都能做到自觉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小区推行垃圾分类
主要还是靠机制
“近年来,在上海的居民小区里,确实有一批成功的垃圾分类案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说,从实践案例来看,取得成功的小区都有一些共性因素:一是社区的基层组织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二是社区内一般会有一名核心人物,有较强的人格魅力;三是社区存在比较稳定的居住人群,属于相对的熟人社会。这些共性的因素,让小区内形成一种氛围,出现一批志愿者,在大家合力下,让居民愿意主动参与分类。
“但并非所有的居民小区,都具备上述几种共性。” 徐志平认为,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机制来解决问题。上海市今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透露,上海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达标验收挂牌制度,创建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居住小区(村)和示范街镇,从而激励社区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而作为传统的激励手段,绿色账户将往“自主申领、自助积分、自由兑换”的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家家户户都开通绿色账户。
居民作为垃圾分类的主要对象,方案针对性提出了“定时定点”投放的概念,鼓励居民小区的垃圾桶和垃圾厢房不再提供“24小时开放”的便利,从而改变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的意识和习惯。
“下一步,我们将在居民区内落实物业、居委会、业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能被动等待基层组织或核心人物的出现,要通过落实工作责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该检查的检查好,比如入户宣传、配备垃圾容器等。”徐志平说,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落实到责任人,让他们自觉去做这些事情,并找到合适的让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据上海长宁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