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城市人口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上升,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为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
7月10日,黑龙江省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正式发布,旨在组织完善城市交通管理综合协调机制,有效地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等“城市病”;7月24日,山东省公安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的通知》,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治乱疏堵整治行动,积极推动治理城市道路交通的难题顽症,进一步深化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7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要求,2018年下半年,北京市要制定实施机动车停车条例配套政策等多项措施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可以说,交通拥堵几乎是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城市的通病,究竟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各地有各地的妙招,本期,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国外大城市是如何治理交通拥堵的。
法国
由于私家车急剧发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巴黎的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于是,法国政府开始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且提高了市中心的停车场费用。巴黎市政府也提倡搭伴出行,由同事、邻居、朋友自愿组合,或者求助于搭车中心,寻找搭车伙伴,共开一辆轿车上下班或外出,以尽量避免一人开车上路的“空车”现象。同时,巴黎市政府还调整了居民区与商业网点的布局,缩短人口流动的距离,减少轿车的使用。
此外,在法国,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上都设有电子显示牌,循环显示交通信息,帮助司机提前做好选择,以减少拥堵。并且,在法国轻微违章不影响交通者不罚,交通高峰期时也尽量不罚,目的就是确保道路畅通。
日本
东京是世界上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如今的东京已经被一张由城市轻轨和地铁所组成的大型轨道交通网所覆盖,轨道交通系统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作为一个千万人级别的发达大都市,在所有交通出行方式中,汽车出行却只占到10%左右,不仅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给城市环境带来的破坏,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交通拥堵。
东京地铁系统的发达,并不仅仅限于线路多和覆盖面广,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换乘便利”。站内指示牌随处可见,而且交叉站点的换乘步行时间平均不会超过5分钟。不管是市内地铁换乘市内电车,还是由市内电车、地铁换乘城郊电车或新干线,大都在站内就可实现。此外,不少车站的出站口还能直通大型商场、大型娱乐场和公司大楼,避免了人流的二次拥堵。
东京有一个全封闭的双向四车道首都高速公路网,车流量很大,但在这条高速道路分叉处经常可以看到,去往一个方向的车流提前一两公里就靠一侧排成长龙缓缓移动,而另一侧车道畅通无阻,绝对不会出现众多车辆从畅通道路一侧开到分叉处加塞,导致两条车道都被堵住的情况。
此外,交通管理部门也会想方设法地扩大道路容量,主要包括修建环形路、迂回路、立交桥、拓宽道路增加车道、发展公共交通等。
新加坡
新加坡是全世界第一个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国家。1998年,新加坡开始实行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按照道路实时拥堵程度对车辆进行收费。简单来说,ERP系统就是在较为繁忙的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设置收费闸门,每个闸门标明该时段进入该路段的收费标准,车辆只要在收费时段进入该道路,就要缴纳费用。不同类型的车辆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
目前,ERP是按次收费,即每进入一条收费道路就需要缴纳一次费用。不过,每条道路在不同时段的收费标准都是实时变化的。具体来说,系统会根据该区域的平均车速来计算收费标准。如果市区的平均车速低于20公里每小时(时速20至30公里是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认为保持交通顺畅的最佳车速范围),或者高速公路的平均时速低于45公里,拥堵费就开始调高。速度越低,价格就越高,繁忙时段每个闸门每半小时调整一次收费。
为了尽可能合理化收费,新加坡ERP的计算公式每三个月会进行调整。尽管高额的收费令开车人士有所不满,但新加坡政府的数据显示,ERP确实改变了公众的出行习惯。据统计,ERP使新加坡市中心的车流量减少了13%,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提高20%。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国土面积虽小,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却非常完善。其特色在于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构成了一个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出行达到国民日出行总次数的63%。新加坡的ERP系统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建立在其发达便捷的公交体系基础之上。据统计,新加坡公共交通乘客数量连续10年增长,而民众对公交系统服务的满意度也高达91.8%。可以说,正是公共交通的舒适便捷,才是ERP可以发挥治堵作用的前提保障。 (据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