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跃动 全域共建 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笃定前行
——乐山市市中区开启“双创”模式探索城市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实习记者 袁矛

街景一角

志愿者帮扶老人过马路

民俗文化表演

    一座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敢于突破自我的勇气,离不开善于凝聚共识的意识,离不开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魄力,更离不开文明底气的强劲支撑。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作为乐山市的主城区,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城区的优势,不断强化主城区的责任担当,最大化激发一切活力因子,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气神,全力寻找共建共享的全域文明创建之路,使城市更宜居,百姓更幸福。

    共驻共建  探寻治理新路径

    走在乐山市市中区的大街小巷,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一些主要街道都有街(路)长制公示牌,分别由市、区党政机关、企业单位负责人担任“街(路)长”,负责牵头组织开展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整治、城市文明宣传和不文明行为劝导。在每张公示牌上,都清晰地标注着街道名称、街(路)长的姓名、工作职责和管理目标。

    为了聚焦聚力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户户都有“责任田”的好局面,市中区还在辖区内的每个社区设立“网格员”,在每栋楼房都挂有“门前三包”责任牌,对相应的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以及责任区域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记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在市中区所有社区的宣传栏里,都设有卫生评比红黑榜,居民如果管理不好“责任田”,就会在小区内的宣传栏里“榜上有名”,并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改善。为了有效提升“三无”小区自治能力,市中区还指导715个“三无”小区成立业主自治委员会,实现小区共管共建,其中,陕西街老街区、大田社区南馨苑、里仁街9号、60号等34处开放式小区治理成效显著。

    不仅在城区,市中区还注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今年年初,市中区出台了《乐山市市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试行《乐山市市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激励办法》,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围绕“四清三改两提升”等工作内容,聚焦农村在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村容村貌等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问题,采取日常暗访和综合考核的方式,对全区各乡镇和196个行政村进行考核,结合考核结果半年评一次“红黑榜”,且将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对“红榜”行政村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形成“共建共享、齐抓共管、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志愿服务  汇聚文明新风尚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乐山市市中区,志愿者们活跃在各类公益活动中,行走在扶弱帮困的路上,以小聚多、积沙成塔,汇聚成爱的洪流,温暖感染着需要帮助的人,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幸福e站”“嘉州小海棠信箱”“关爱福娃 心手相牵——市儿童福利院特教服务”……拥有800余名注册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3840000小时、致力于关爱和服务广大青少年群体的乐山市市中区嘉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全公益同步辅导和亲情陪伴教育,给予青少年帮扶、亲情陪伴、课业辅导、心理辅导、兴趣培养、城市融入、爱心捐助等项目活动,让6万余名农民工子女直接受益。

    乐山市市中区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仅注册成立两年的一个“年轻”的志愿服务组织,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拥有了320余名志愿者,并承接了壹乐园龙泓路社区儿童服务站、壹基金冬季儿童温暖包、青空间等多个项目,其中中心承接执行的壹基金“壹乐园社区儿童服务站”于2018年获评壹基金全国600余家中“十佳社区儿童服务站”。

    在茶坊社区,被评为“乐山市抗震救灾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的嘉州518志愿服务中心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雷锋精神。多年来,该中心的志愿者走进街道社区,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记者了解到,该中心目前已开通5185180志愿服务专线,全天候接受居民来电咨询和接件,并联合辖区爱心企业,每月到小区楼院为居民开展义务理发服务,对身体不便、家庭困难的人员,进行免费上门服务。每月10日,来自公安、消防、大学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志愿者,还会联合开展科普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普及用电用气安全常识、火灾预防与求生技能、地震知识等。

    今年3月,为积极助力乐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市中区成立了一批“双创”志愿服务队,在市中区的新广场、绿心公园、客运中心站等设立旅游志愿服务站点,为游客和市民宣传“双创”知识,现场提供秩序维护、旅游服务、重点帮扶、便民利民、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成立“红袖标”志愿巡查队伍,8000余人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秩序进行全天候全覆盖巡查,宣传“双创”知识、整治环境卫生、劝导不文明行为、收集反馈问题信息。

    惠民工程  丰富群众新生活

    “一馆一站”免费开放、“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半小时文化圈”、文化扶贫”、“文化走基层”……在乐山市市中区,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得益于文化惠民工程的稳步推进。

    近年来,市中区深入开展乐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深入实施“一馆一站”免费开放民生工程,区文化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7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196个村和5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免费开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推进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半小时文化圈”的形成;以“订单式”和“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为抓手,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扶贫”“文化走基层”等文化活动;以繁荣文艺创作为重点,不断推动文艺创新,组织创作和征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精品力作1000余个(幅、篇、件),极大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和文化获得感。

    文化惠民只是乐山市市中区开展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市中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2.6万余人。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市中区开启了“老年日间照料”这一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这是市中区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又一项惠民工程。在照料中心,餐厅、休息室、活动室、阅览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社区的老年人可以在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

    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市中区始终没有停歇脚步。尤其是开启“双创”模式以来,全区活力跃动,齐心协力促进城市向前发展。如今,居民小区以前纵横交错的电线“蜘蛛网”被梳理成一条直线;曾经斑驳的老旧院落墙壁,因被绘上了美观的图案和富有诗意的文字而显得格外“小清新”;而市民脸上洋溢着的甜美笑容更是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和谐宜居指数。

    从文明一个人到文明一个群体,从文明一条街到文明一个区,从文明一个村到文明一座城,乐山市市中区踏着“双创”的强劲鼓点,全域共建,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笃定前行。

当前:B1(2019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