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翁用快板歌颂新生活
——记四川仁寿县珠嘉镇老年协会会员梁瑞祥
潘建勇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公元一九四九年,中国迎来艳阳天。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身翻……”8月2日上午9点,在四川省仁寿县珠嘉镇笔水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里,洋溢着阵阵欢歌笑语。78岁的退休老人梁瑞祥正在指导社区文艺队排练他自己编写的快板节目。只见他时而打起手中的快板亲自示范说上一段,时而坐下来与同伴交谈,一丝不苟地切磋技艺。他希望大家在表演时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以清脆明快的快板向祖国70华诞献礼。

    梁瑞祥是四川仁寿县珠嘉镇老年协会会员,退休前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2003年,梁瑞祥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每年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他都会创作快板作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文明新风尚,歌颂美好新生活。

   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创作好作品

    1974年,33岁的梁瑞祥成为了一名农村小学老师,在授课之余,他利用闲暇时间到师范院校进修,不断给自己“充电”。1984年,梁瑞祥离开教师岗位,成为一名乡镇文化干事。在工作中,他始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随着岁月流逝,梁瑞祥的工作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创作快板作品的执着。

    白天工作,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坐在桌前,将白天的灵感写下来。甚至有时候已经躺在床上了,但突然想到创作的素材后,他也会迅速爬起来找出纸和笔把心中的想法写下来。2011年,不会用电脑的梁瑞祥经常要拿着自己写的手稿赶到镇上,花钱找人将手稿的内容在电脑上敲出来,然后回家反复修改后,再到镇上请人打印出来。后来,为了更好地创作快板作品,梁瑞祥自己买了一台电脑,还配了一台打印机和一个手写板。

    “韵律和平仄是最重要的,‘搭架子’简单,‘填内容’不易。”梁瑞祥说,为了写好快板唱词,他不仅到处学习别人的优秀作品,还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给亲朋好友看,让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为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有时候会为了其中的几个字废寝忘食。为了跟上时代变化 ,梁瑞祥每天都会阅读报纸,看电视,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不断学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坚持不懈

    用快板记录生活

    “我与快板结缘,是1970年修建黑龙滩大坝时。”梁瑞祥回忆道,那时候,自己要负责凿石头、抬石头,还要负责宣传工作。因为工地上条件艰苦,文艺活动匮乏,表演道具也不好准备,他就把打快板当做自己的文娱方式。

    “大坝高峡出平湖,隧洞穿过望峨山。引来滚滚岷江水,灌溉陵州万顷田……”这是梁瑞祥每每回忆起修建黑龙滩大坝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来上一段,最初的爱好坚持到如今,已有49年。40多年来,他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了人们的幸福新生活,为了铭记历史,记录生活,让人们深刻了解来之不易的幸福,他把祖国的发展变化编成快板书,通过表演展现出来。

    歌颂劳动的伟大,唱响对生活的热爱。淳朴的年代中,处处都是动人故事,一点一滴都是梁瑞祥创作的素材。“大家都爱听快板,特别喜欢听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梁瑞祥为了收集素材,经常趁着休息时间去找他人聊天,发现闪光点以后就回去写初稿,然后再细细琢磨,最终形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快板唱词。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这些年来,围绕身边的好人好事,他创作了50多部作品。有大部分作品刊登在报纸上,并获得了来自省、市、县上的奖励。而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获得40余本大大小小的证书。

    一生热爱

    弘扬社会正能量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退休后,梁瑞祥依然对热爱的文艺事业孜孜不倦。他创作的快板作品,语言清新接地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深受群众的喜爱。

    对梁瑞祥来说,风风雨雨几十年,如今百姓生活的样子,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涵盖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通信等方方面面。看到这些,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便书写了多首快板唱词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梁老师写的快板朗朗上口、前后押韵、通俗易懂,易记易背。”一直和梁瑞祥合作的当地快板表演者刘登国如是说。8月2日下午,吃过午饭,刘登国来到梁瑞祥家院坝的葡萄架下一起修改最新写的一首名为《农村变化说不完》的快板唱词,字字斟酌,句句细看,反复研读,直到双方都满意。梁瑞祥表示,他还准备写更多的快板唱词,多角度全方位地表达自己对人民、家乡以及祖国的深情厚谊。

    “七十年来大发展,各行各业谱新篇。别的成就暂不谈,略把‘三农’表一番。水利工程大兴建,改造河流与山川。渠道能排又能灌,不怕水涝与天干……”在朗朗的快板声中,梁瑞祥精神矍铄,笑意灿烂,满怀希望期待着新的一天,期待着新的一年。

当前:B2(2019年08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