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老人吴锦泉:磨出生命最璀璨的光华
陈亮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民吴锦泉所住的三间瓦屋建造于上世纪,现在已显破旧,屋内也没什么值钱的家具,但正屋的一堵墙上却挂满了尺寸不一的照片,十分引人瞩目。其中较大的一幅是2012年他获得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时的照片。

    吴锦泉清晰地记得,那年他83岁。当时,他还激动地表示:“我要磨刀磨到90岁,做好事做到90岁。”

    时间过得很快,今年吴锦泉已经90岁了,依旧身体康健,只要天气好,他每天都会骑着那辆陪伴他几十年的旧自行车,绑上窄条凳,走街串巷,穿行于城市大大小小的居民小区。居民一听到清脆的叮当声和“磨刀磨剪子”的吆喝声,就知道吴锦泉又来了。

    吴锦泉将车停好,解下窄条凳,跨坐在条凳上,绑好磨刀石,接过居民递过来的各种刀具,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夏日的清晨,微风习习,明亮的阳光照在吴锦泉布满皱纹却又神情专注的脸上。吴锦泉磨刀时从不与人讲话,他要集中精力保持300多次的手臂挥动,才能将一把刀磨得锋利无比。磨刀看似简单,其实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经过吴锦泉磨的刀,将头发丝置于刀刃处,迎风即断。

    磨一把刀收费4元,可不少市民都知道面前这位老人的可敬之处,总会掏出一张大额人民币:“吴老,这钱别找了,你献爱心也算我一份。”每当这时,吴锦泉总是认真地从破旧的衣服兜里掏出一本卷了角的小笔记本,让对方在笔记本上写下名字和钱数。

    转眼就到中午,骄阳似火,吴锦泉坐在树荫下的窄条凳上,汗水已将身上的衣服全部浸湿。他跟居民要点开水,取出自带的干粮,就将一顿午饭对付过去了。随后,他躺在窄条凳上打个盹儿,就又开始工作了。直到太阳下山后,吴锦泉才收拾工具,将窄条凳绑上自行车,慢悠悠地骑回家。这样的日子从他退休开始,一过就是三十年。而这些年来他辛苦所得,连同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个人给他的慰问金,他不是捐献给了那些困难学生、残疾党员、老党员,就是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吴锦泉和老伴冒雨辗转两个多小时,倒了三趟公交车,赶到南通市红十字会,将黑布口袋中叮当作响的硬币统统倒在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这些硬币都是他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的。

    两年后,青海玉树地震的第二天,两位老人又辗转赶到红十字会,所不同的是,不仅黑布口袋中的硬币一个不剩地捐出,吴锦泉的老伴还捐出了儿女给自己的零花钱,凑足了1000元。

    四个月后,甘肃舟曲发生强降雨引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吴锦泉又在老伴的陪同下捐款1000元……

    至今,吴锦泉已经向社会捐款20多次,其磨刀所得的10万余元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慰问金42000元,他全部用来回报社会。吴锦泉平时以素食为主,家中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收音机,重要场合才舍得穿的黑裤子陪了他20年。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这是2015年《感动中国》给予吴锦泉的颁奖词,也是对这位老人的真实写照。

    吴锦泉说:“我是1959年8月8日入的党,党号召我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就一直记在心里。”

    “我做不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尽己所能做一些针头针脑的小事:家附近有几条小路,路面狭窄、坑洼不平,一到雨天经常有人摔跟头。我就出钱出力,有空就修一点,日积月累将这几条路都填平筑实……”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南通这座城市中流动。2011年,吴锦泉倡导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号召全社会都来捐款行善,迄今为止,已收到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的捐赠逾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使孤寡老人、困难学子、因病返贫的家庭及时得到了接济。

    2012年9月,南通市红十字会创建了“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基金会将各界捐款用于帮助特困老人、困难农民、贫困学子等人群。“磨刀老人”也被注册为江苏省首个公益商标。

    如今,90岁的吴锦泉依然身体硬朗,骑着那辆自行车在大街小巷穿行,一天奔波十几公里,远远地就笑眯眯和乡亲们打个招呼,再吆喝两声“磨刀磨剪子”……

当前:A4(2019年08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