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网红”,稳住口碑比销量大涨更重要

    2019年夏天一部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带火了临潼特产火晶柿子。而近几年,每年几乎都有被热播剧、综艺节目带火的爆款出现。《延禧攻略》里的绒花、《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章丘铁锅都在一时间成为爆款,一货难求。

    面对流量带来的热潮,这些传统制作技艺的生产者心头掠过的却是紧张,以及当流量热浪褪去后的担忧。

    真货爱惜羽毛  假货卖得红火

    火晶柿子在网络上走红后,淘宝上标着“火晶柿子”标签的店铺,今年一下涨几十家。但火晶柿子产地在陕西临潼,而网络上许多卖火晶柿子的店铺显示,发货地不在陕西省。即使在陕西当地,柿子也不止火晶柿子一种,这不仅让试图尝鲜的外地观众难以分辨,甚至许多当地人也分不清。实际上在此之前,火晶柿子并不算太受待见。对大多数卖火晶柿子的果农而言,卖火晶柿子算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如今,火晶柿子在网络上成为大热商品,果农受益也并不大。

    去年一部《延禧攻略》的热播,使得剧中妃嫔宫女们头上佩戴的 “绒花”受到大众热捧。然而如今热度过去了一年,南京绒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树宪却表示,“因为产能的不足,我们其实没有享受到多少因成为‘网红’而带来的销售红利。”

    据赵树宪介绍,从前,他的团队主要是跟一些设计师、造型师合作,满足他们定制需求,基本上没有零售的订单。然而让赵树宪始料未及的是,许多无良商家也看中了绒花有利可图,淘宝上不断出现许多混淆视听的店铺。

    “很多店铺盗用我们的图片,但是销售的却不是南京绒花,许多顾客收到实物后反映说跟照片差距很大。”赵树宪不满地说道。由于现在手头积攒的订单太多,赵树宪表示团队暂时不接受新的散客订单了。

    在流量热潮下无奈下架产品的还有“章丘铁锅”,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热播后,章丘铁锅瞬间火爆,订单激增。

    据章丘铁锅经营人刘紫木介绍,节目中出镜的王玉海师傅做的锅,在节目播出后,直接排队到了2020年。“当时我们觉得不对劲了,供不应求,就赶紧先把一些生产时间比较长的锅下架了,后来到了第四天,还是不行,就把所有商品都从网店上下架了。”网店停了大约三个月,到五月份才开始逐步上线。当时的很多订单如今仍在慢慢消化。但是在章丘铁锅下架的这三个月时间里,刘紫木发现更多的“章丘铁锅”冒了出来。

    工匠难以取代  发展难以为继

    刘紫木从2009年开始经营章丘铁锅,2014年开始租了厂房,把传统做锅的师傅聚集在一起生产,2015年为章丘铁锅的制作工艺申请非遗成功,到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师傅。由于手工制作所需要的时间,供货速度完全跟机器冲压锅没办法比。“有些假冒章丘铁锅的店铺,订单量是我们的十倍,如果这个生产量的话,那他得有多少做锅师傅啊?怕是得上千人吧。”

    如今,章丘铁锅的销售量回到了一个稳步增长的常态。今年到目前为止也卖了1000多万元。但刘紫木发现,那些仿制的章丘铁锅增长量却都是成倍的。刘紫木担心很多买到假锅的客人,会把这笔账算到章丘铁锅的头上,会毁掉章丘铁锅的牌子。

    对于生产工艺的条件限制,赵树宪也有着同样的看法:“绒花本身要求手工制作,直到现在都无法用机器生产替代。”除了做工复杂,费时耗力,人手有限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赵树宪介绍,现在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共就只有8个以制作绒花为职业的员工。他说:“其实这些年我们的员工在不断添加,但无奈人员增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订单增加的速度。”

    赵树宪认为,影视剧带火绒花只是一个偶然事件,无法复制也并不能作为绒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每一部戏都能给绒花带来这么高的热度,也不是每一部戏都会用得上绒花,我们不能总盯着剧组的需求去发展。”

    回归产品本身 告别昙花一现

    其实,“网红”产品过山车似的由盛而衰的案例并不少。“网红”产品该如何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呢?

    近年来,大规模网红孵化基地的诞生,标志着“网红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不过,“网红经济”发展过快的同时,也暴露了在内容、产品品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目前存在的一些内容电商平台流量大、带货能力强,但部分消费者体验不好的情况,缘于整个电商基础设施规则、消费者保护体系和商家质量管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从长线来看,平台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出台各项政策引导商家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能力。随着互联网商业的正规化、国家对网络红人社会影响力监管力度的加大,及消费者本身对更好消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网红”经济会逐步趋于理性化,最终的落脚点和促使成交的关键,将回归到产品本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沈国麟认为,“网红”产品想要告别短暂的“保鲜期”,真正成为“百年老字号”,需要的是真实的口碑和忠实的顾客群,换言之,店家要在“看不到的地方”练好内功,而不能做一只“绣花枕头”。

    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也表示,消费者在选择“网红”时看中的是创意、颜值,可谓见仁见智。但是“网红”也要有“内核”,过度依赖市场营销等外部烘托,迟早会“凉凉”。

    (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4版(2019年09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