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乡村振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近日,记者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十八湾村,感受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建设点走出的特色之路。
将阵地建设延伸至院落
8月22日上午,十八湾村万家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常,人们围聚在摆满各色水果的长桌边,一旁的空地上,小朋友们在手工老师的组织下玩着“水果蹲”游戏,一派欢声笑语的景象。在院落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成为十八湾村的常态。
2015年,为了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十八湾村常在村委会开展亲子篮球比赛、腰鼓表演等活动,但前来参加的村民并不多,一番调查后得知,大多数村民不愿意参加活动是觉得村委会离家比较远。这让村支书万孝成犯了难,十八湾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2人,大都是以林盘为基础的散居院落,如何提升村民们的参与度呢?“走,到院落里去!”2015年春的一天,十八湾村春意盎然,像往常一样,万孝成叫上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去村里走访,突然万孝成灵光一闪:“到院落里去就对了嘛,村民活动最多的地方在哪里,我们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
于是,十八湾村开始着手将活动阵地建设延伸至院落,从“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评选到食用菌种植培训、育儿经验的分享等等,院落里各式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今年4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之后,十八湾村整合现有党群服务中心、院落“乡邻空间”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构筑起了“1+3”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即一个村站点、三个院落分站点,建成刘家巷“法治文化院落”、万家大院“孝德文化院落”、沈家大院“产业文化院落”3个示范点位。在此基础上,十八湾村还分别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6个,健身步道3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全面融入孝德文化长廊、法治文化长廊、村史室、乡情话苑、调解室等点位建设,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支撑骨架和覆盖网络。
“把活动开展在院落里,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入组入院入心。”万孝成说。
党建引领 党群“大合唱”
走进十八湾村,只见孝德文化展示墙、历史记忆长廊、稻田边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体彩绘等融合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时刻引领着村民向善向上。走在乡间小道上,只见竹林掩映,路旁种植的各式蔬果显示着浓郁的农家气息,道路更是干净整洁得让记者惊讶,万孝成解释道:“没有请人打扫,这些公共区域都是村民们每天自发打扫的。”
记者了解到,其实一开始,村民们并没有这么自觉。那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这要归功于村里党员们的带头示范,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原动力。”万孝成说。
院落整治的齐心共建、老党员工作室里的耐心调解……从村级治理、帮贫助困到爱岗敬业,十八湾村注重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引导全体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在党员的带头作用和争先创优氛围的熏陶下,十八湾村院落卫生评比、“最美家庭”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户”评选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7月,村党委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党组织”。
“改变村民们的生活习惯,提升整体文明素质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党员们耐心坚持,持续感化,今天取得的成效,将成为我们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持久源泉。”老党员刘义坤说。
建设“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大家庭
8月28日上午,十八湾村“自组织”的文艺汇演在食用菌种植培训后激情上演。《向着太阳》独唱、《欢聚一堂》民乐、《知错就改的好媳妇》小品等节目让现场群众喜笑颜开。“我们要看文艺汇演不用等‘三下乡’,我们村自己就可以组织。”刚表演完走下场的黄占琼自豪地说。
2018年,十八湾村引进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的村级社会组织,建成“融乐阳光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从项目需求出发招募党员、青年、乡贤、专业人士等各类志愿者。“自组织”是其孵化成果之一,目前共有腰鼓队、民乐队、合唱队等12个“自组织”队伍。
除此之外,十八湾村的“文明劝导”“巾帼”“乡贤”等11支村级志愿服务小队也没闲着,仅2019年上半年,十八湾村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余次,应急防汛防火演练、道德讲堂、暑期“童心护航”……互帮互助、乡邻和睦的氛围温暖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融合原有阵地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中间去,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促成新时代好风气,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丰富的文化活动,十八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在万孝成看来,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工作离不开“融合”二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不是孤立的,必须融合到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各项村务工作中去,融合到村民需求的方方面面去,才能紧跟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一个脚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