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文明城市创建成为百姓点赞的德政工程
郭丹

    马路上闹哄哄的“马路市场”不见了,城中村原本脏乱差的市场变美变干净了,市民买菜就像逛超市一样舒心……这些变化得益于广东省汕头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有效推动,得益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强势推进。3年多来,经过拆违、整治、提升,汕头农贸市场形象焕然一新,颜值明显提升,共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63个,为市民营造了整洁、有序、安全的消费购物环境。

    汕头市大部分农贸市场是建设时间在25年以上且未经系统修缮改造的老市场,存在设施老化、内部脏乱差等问题。2016年5月,汕头市委、市政府启动创建文明城市强管工作的同时,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全面推动农贸市场建设。

    汕头市加强对全市范围内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创文对标创建工作,投入大量精力不断提升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推动群众购物环境的升级改造,各基层单位和属地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对标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涌现出一批创文示范性农贸市场,市场周边环境明显好转,大部分消除了以往的脏乱差现象,市场从业人员及购物的市民群众已初步养成文明习惯。

    针对市场周边脏乱差的问题,汕头市在创文行动中,对所有违章搭建、乱占乱摆现象进行“地毯式”清除,在整治占道经营的同时为摊贩建立疏导市场,使创文成为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

    金平区对长期存在的23个马路市场和99处重点难点开展“拆除违建,还路于民 ”专项整治,彻底解决了违章搭建长达数十年的瑞平市场、海平市场、龙眼夜市等“硬骨头”。随后,金平区实施“一场一策”,积极引导市场开办单位投入资金或引入社会资本,稳步推进市场改造升级工作。如今,中心城区已升级改造或新建的市场宽敞明亮、整洁卫生,解决了占路为市、乱搭乱建商户的安置问题,有的采取“互联网+市场”的新模式,让市民纷纷点赞。如升级改造后的龙北市场,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是全市首家拥有双层营业区域的市场,并且安装了电动扶梯、升降梯,成了周边居民采购的好去处。龙北市场还设有150平方米的流动摊贩安置区,有近40个摊位,免费让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困难户等进入市场经营,有效解决了流动摊贩腾退问题。

    同时,金平区还通过盘活国有企业闲置厂房或场地的形式新建市场。例如新平原市场就是利用闲置多年的汕头市挂钟厂厂房,按照超市模式进行改造建设,打造成了一个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市场。市场旁的金新美食小商品市场,将原华侨新村路西段的流动摊贩疏导到此经营。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原来小摊贩占路经营的问题,也给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据了解,汕头市创文办始终把农贸市场的对标创建作为整个创文强管行动的重中之重。升级改造后的全市农贸市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很大提升。比如,龙湖区在加大中心城区市场改造提升力度的同时,主动将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向乡村延伸。新溪镇中三合市场、外砂镇蓬中市场的改造提升成为龙湖区农村集镇新农贸市场的标杆,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周厝塭村、东龙村的两个农贸市场也将率先成为农村地区的大型农贸市场综合购物中心,进一步转变农村固有的消费习惯,提升农村人的生活品质。

当前:B4(2019年09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