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一个闪光而响亮的名字。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以照金为中心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由此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绚丽的篇章。近日,记者一行走进照金,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回响——
照金新农村一角
绿意盎然的乔灌木植分布在道路两侧,平整干净的柏油路一望无际,初秋时节,记者一行驱车进入照金镇,只见街道宽阔,建筑宏伟,绿茵遍地,鲜花盛开,好一座风景秀美的小镇!
穿过小镇步入大气磅礴的照金广场,右侧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图案,在山坡上熠熠生辉,左侧则是雄伟壮观的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庄严肃穆。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照金已经从交通不便、基础薄弱、信息闭塞、发展能力差的边远小镇,发展成为了配套完善、文化品位高、环境友好、管理完善、就业充分的红色旅游名镇!”照金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从革命老区到红色旅游名镇
正值旅游旺季,65岁的杜天祥变得更忙了。
这位土生土长的照金人,目前在照金镇北梁村陈家坡会议旧址展馆担任讲解员。他总是一身红军打扮,打得一手好快板,把陈家坡会议遗址纪念馆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每每讲到动情处潸然泪下,人们仿佛与他一同进入到那段血与火的战斗岁月。
“这几年到照金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了!” 杜天祥向记者展示他的第15本签到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前来参观的单位和人数,北京、河南、甘肃、浙江……“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近几年找我预约讲解的非常多,最多的一天讲了31场!” 杜天祥颇有些自豪地向记者比了比数字。
从革命老区到红色旅游名镇,照金不是一蹴而就。地处深山的照金曾是煤炭重镇,交通不便,老区群众几十年来一直处于贫困边缘。
2011年7月,陕西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确定了照金红色旅游景区项目。2012年5月,铜川市政府、陕文投集团和陕煤化集团公司在西安就开发建设照金红色旅游景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当年8月,照金红色旅游名镇一期项目启动。
2013年8月,一期项目竣工。290户安置群众入住新居,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干部培训中心、创意街区等一批设施投入使用;学校、医院、派出所、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顺利交接……照金镇大变样,游客纷至沓来。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照金景区不断丰富旅游产品:2013年建成占地600亩的照金牧场,2015年投资运营照金国际滑雪场,2017年推出红色主题“研学游”……照金国际滑雪公开赛、照金山地自行车赛、照金半程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品牌更是聚集了旺盛人气,带动了饮食服务业、手工艺品制造业等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8年,照金镇接待游客379.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97亿元,同比增长19.9%。“红色旅游名镇的开发,给我们照金革命老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旅游发展持续向好。目前,我们正在全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 照金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家门口好就业 居民乐享新生活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脸儿,照金镇高尔塬村村民冯耀林便来到自家的田地里,看见成片的艾草长势喜人,闻着弥漫的艾草的清香,冯耀林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我这地里种玉米,还只能种一季,收成不好。我只能四处打打零工,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冯耀林告诉记者,自己家中有6口人,儿子和儿媳在外地打工,他和妻子在家照顾老母亲和小孙子,由于缺劳力、缺技术导致家庭贫困。2018年,冯耀林把自家的十几亩土地以每亩500元/年的价格流转给照金润泽源中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种植艾草,自己也成为了厂里的产业工人。“工厂就建在家门口,我不用出远门,每个月就有2400元的收入。老伴在家里有时候也揽些卷艾条的活儿挣点零花钱。” 冯耀林笑着说,“我们两人一年下来有好几万的收入,还能就近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样的生活好啊!”
照金润泽源中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是照金镇引进的扶贫企业,按照“社区工厂+公司+农户”的模式,公司带动了照金代子村、高尔塬村和杨山村的100余户贫困户种植艾草,“艾草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头年移栽,当年就能见效,一年可以收两茬。”公司总经理嫣小珍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还将扩大种植、生产规模,吸收更多农户闲散劳动力,带动当地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除了招商引资,照金镇不遗余力地发展强镇富民产业,成立了照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建立照金红色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培训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培训、农特产品开发,形成了涵盖景区运营、物业管理、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条,核桃油、亚麻油、高原干果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如今,照金拥有商户、大型酒店等90余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
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长中短结合、种养并举”的发展思路,照金全面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核桃示范园、海棠产业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打造,以及湖羊、肉兔、秦川牛、藏香猪、蛋鸡等养殖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上了台阶,生态农业、物业服务、景区管理等业务多点开花,已经成为了老区人民致富增收的多方渠道。” 照金镇党委副书记肖芳芳笑着对记者说,“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能人’返回家乡创业……”
弘扬照金精神 红色基因永传承
“红色朝阳金色村庄,一抹丹霞染透梢林山岗;信仰高原花海绽放,革命的摇篮孕育着中国梦想……血脉相连情深意长,红色的热土旗帜永远飘扬……”今年7月28日,一首《红色照金》在照金广场上唱响,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歌声,勾勒描绘出一幅壮美的英雄画卷,牵动着在场观众的心。
照金变美了,照金人民的生活变好了,但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走在照金镇的大街小巷,精心打造的红色景观,随处可见的党建标语,无不展示着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不变初心。
2017年,在铜川市公安局上班的焦凤,第一次走进陈家坡纪念馆,“到了这里我才真正了解了照金故事,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而这,也成为这个年轻女孩选择成为一名讲解员的初衷,“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我希望能做一名传播火种的使者,不忘初心,通过日复一日地讲解让参观人员‘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让照金精神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内心。”焦凤告诉记者。
行走在照金,人们常常会看到一群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的人,在蜿蜒山路上前行、在烈士纪念碑前深情缅怀。许多前来照金参观学习的人说,照金有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氛围,让他们一次次感到心灵的震撼,一次次经历精神的洗礼。
在照金各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是一贯的教育主题,唱红歌、讲红军故事、走红军路……学生们在系列红色教育活动中,不断学习革命先辈身上执着、奉献、忘我的特质,也越来越明白,自己怎样走来,未来将去向何处。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红色文化的传承就是要从娃娃抓起。” 2018年10月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的杜天祥告诉记者,他经常应邀到当地学校给孩子们讲革命先辈的故事,忆苦思甜颂党恩,“你看看那边,咱们的新农村,小洋楼、小花园,变化真的很大!”杜天祥指着陈家坡会议纪念馆旁的一栋栋新民居对记者说:“现在的生活很美好,我们要感恩。老前辈们在这里,用生命和鲜血凝结了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我要把他传承下去,也要让下一代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