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话敬老
汪志(甘肃)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因九月初九,两九相重,因此也叫重九节。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举行祭祖与敬老活动。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风俗与活动很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望远、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其中,茱萸是重阳节重要的文化标志,古人常将其插于头上,或者作为配饰戴在身上,也有制成“茱萸酒”饮用的习俗。汉《淮南万毕术》记载:“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水中,人饮其水,无瘟疫。”古人认为,茱萸具有去瘟病的功能。重阳节喝菊花酒,主要功能是“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介绍了制菊花酒的方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故谓之菊花酒。”最早记载重阳美食的也是《西京杂记》,书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蓬饵”,杨雄《法言•卷一三》解释曰:“饵,谓之糕;或谓之粢。”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重阳糕。到了唐代,九月初九除了吃“麻葛糕”“五彩糕”外,朝廷还设宴招待百官,因“糕”与“高”同音,寓意“步步升高”。时至今日,在北方,重阳这天仍以黄米面蒸糕,缀之红枣,取的就是“步步登高”之意。

    重阳节的文化核心还有敬老爱老。从古至今,中国有许多尊老敬老的经典故事,比如“子路负米孝双亲”。故事说的是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年少时家境贫穷,但他对待父母却是极尽孝心,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子路便不分昼夜地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家。两位老人过世后,子路游学到了南方,得到楚王重用,然而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子路总是叹息着说:“我现在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即使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写到这,忽然想起一首歌:“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在人的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少,还有不少人或离家工作、或求学在外,结婚生子后能跟与父母相聚的时间其实更是屈指可数。希望每一个子女都能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常回家看看,多孝敬他们。

当前:B3(2019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