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北京房山区良乡大南关村的郊野,在散落四周的残石断瓦之间,一组排列整齐的石柱和一块石碑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默默讲述着这里昔日的辉煌。
曾在文献中得知,郊劳台为一圆形石台,高五尺,径五丈。四周筑有围墙,墙高七尺,厚一尺一寸,东西宽十六丈,南北长四十八丈,东、西、北三面各有大门一座。墙外四周种树三层,葱茏茂密。
公元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将军兆惠、富德等平定准噶尔凯旋,乾隆携文武百官出城赴郊劳台劳师。二月二十七日,乾隆在郊劳台行郊劳礼。郊劳台北设黄幄一顶,东西各设八道青幕,台中央设拜褥,供乾隆行礼用,拜褥左右各设一根下马红柱,得胜纛(军旗)立于郊劳台左右,台下螺号齐鸣,盛奏歌乐,场面盛大庄严。劳师完毕,兆惠及出征将士随乾隆回黄辛庄行宫,乾隆加封兆惠为一等公,加封富德为一等侯,其余将士各行封赏。
为纪念此次劳师,乾隆特御书郊劳礼记事诗,并勒碑一方,立于郊劳台侧,并建起一座石亭。之后,又建有庆寺于台侧。
公元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将军阿桂等平定大小金川凯旋。四月二十七日,乾隆再临郊劳台劳师。因阿桂为金川之役首功,特赐其四团龙补,并赐阿桂及副将丰升额、参赞海兰察御用鞍马乘以扈行。“兵洗金川永不波,潢池跋扈竟如何。良乡近远多黎庶,欢喜都来听凯歌。”乾隆为此行赋的诗描述了当时的壮观场面。
如今,郊劳台的地面建筑只有经修复的御碑亭尚存。缓行其间,但见16根石柱内外两重成八角伫立,内柱与内柱之间,外柱与外柱之间,内外相对应的柱之间,各有一条汉白玉石梁相对。乾隆御碑坐北朝南,立于亭北侧,碑身通体由一整块汉白玉雕制而成,碑沿碑座刻以花纹为饰,碑阳左端用汉文刊刻着乾隆二十五年御制的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记事诗,为乾隆帝御笔;碑阳右端及碑阴用满蒙等几种文字分别刊刻着同样内容。观者立于碑前任一角度四处观望,只能看见内柱而见不到外柱,可知每对相对应的内外柱与亭中心均在一条直线上,足见御碑亭设计之精妙,令人慨叹。但是,这样一座辉煌富丽的石体建筑,于公元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之手。
秋风瑟瑟,我们抚摸着这承载了昔日辉煌的古台、古柱,心情十分沉重。两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劳师的故事早已化为一简青史,郊劳台址尤在,故台却已不存,连以志盛事的有庆寺也一同化于乌有,只有这块御碑与碑亭的石柱,仍默奏着凯乐的余音。这一历史的陈迹,落寞于蔬圃之中,把无尽的思索留给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