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西宁市城中区委书记 石鑫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各族群众同时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西宁市城中区文明建设也喜报频传,全区各族群众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良好基础上更加用心营建精神文明的家园,不懈探索实践,努力在青海高原上描绘出崭新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绚烂画卷。

    全区建立“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协调部组织协调,行动部具体落实,督查部追责问效,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联动体制,常态化开展创城工作。

    按照西宁市关于创城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分析、梳理和分解,将88项指标分解到各职能单位、各街镇,与其签订《城中区2019年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每项任务具体要求,做到工作有人负责、任务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形成以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各职能单位和街镇、各级文明单位、各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的文明城市创建网络。

    每月末,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对每月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利用“文明中区 永不止步”微信交流群,及时督办发现的问题并进行整改。组织市直、区直联点单位、辖区文明单位、辖区老党员、青年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等深入开展创建日活动,清理垃圾死角1500多处,清除城市“牛皮癣”3000余处。

    以城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为服务对象,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交警大队合作,安排60多名劝导员轮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结合全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开展 “时间银行”志愿式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老年人自主、互助养老能力,着力提升居家养老、为老服务水平;扎实开展精神文明细胞建设,区第八届“凡人善举·感动中区”人物推荐评选工作自2月初启动至今共推荐候选人40多名,评选出9位道德模范;深化“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创建“五星级文明户”8045户;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今年截至目前,全区表彰区级文明单位31家,文明社区14个,文明村17个。

    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打造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活动品牌。以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5个,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队200余支。

    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筹资200余万元,对全区800余名城乡困难职工、生活困难群众、生活困难老党员、道德模范、留守儿童等进行慰问;开展主题社火展演活动,制作灯谜1600余条,为解谜的居民送出奖品400余份;出动2500余人参加元宵节灯会消除安全隐患、灯会安保执勤和保洁工作;开展清明节期间“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宣传引导、“追思感恩”纪念革命先烈和网上祭英烈活动;端午节期间开展军民共建、歌舞表演、经典诵读、百家宴、包粽子、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

    组织辖区25家文明单位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10个村捐赠了价值近10万元的电脑、音响、体育用品、打印机等,发放近千册宣传手册,并送上精彩的文艺演出;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完善村规民约;把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推进乡风文明转变的重要抓手,引导农村革除婚丧喜庆事宜中的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等不良旧习,倡导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城中区全体干部群众相信,通过创造性的探索实践,保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态长效,持之以恒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城中区将日新月异,更加耀眼。

当前:B1(2019年10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