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荣成模式”: 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方式
东文

    山东荣成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全国和全省试点。试点自2018年启动以来,荣成市发挥志愿服务制度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的特色优势,创新探索出文明实践志愿信用模式,有效破解现阶段乡村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荣成模式”。

    荣成市志愿信用机制的探索,得益于志愿服务制度化和信用体系建设长期以来打下的良好基础。早在2016年,荣成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了全市志愿服务“一张网”管理。荣成还是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成为国内首个将党政机关、村居组织纳入信用管理的县市。鉴于此,荣成将信用作为支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建设发展的强劲动力,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运行的“粘合剂”和“助推器”,也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了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当志愿服务遇上信用激励,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笔者来到荣成,一探究竟。

    精准对接 志愿组织“接单”下乡

    “原来晚上没事去打个牌,现在吃完饭就来夜校‘抢座’。”村民刘喜婵说。前几天,王连街道客岭村第6期乡村夜校开讲,主要讲农民脱贫致富经,吸引了一大批村民前来听课。

    自从开办了夜校,客岭村有了不少新变化——锣鼓队、广场舞队成立了,十几亩的闲置地种上了金莲花、金鸡菊,集体收入进账10多万元。

    今年荣成市搭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对全市文明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调度、统一管理。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于静介绍,荣成文明实践志愿团队通过云平台以“菜单”形式亮出服务项目,镇街分中心根据群众需求在平台“下单”,“下单”情况自动生成短信通知团队负责人。志愿者“接单”后,在约定时间深入镇街、村(社区)以及各类文明实践基地,开展理论宣讲、法制宣传、农业科技、医疗健身等服务,并利用云平台与受众进行后续点评及解答互动。

    “我们还以云平台上展示的镇街分中心、村居实践所、志愿服务团队以及志愿者‘月度活跃指数’等相关数据,作为文明实践活动考核以及荣成市财政部门奖补资金发放的依据。”于静说,参加志愿服务的个人和团队都将获得信用加分,这样就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目前,荣成市开展各类“点单式”服务1200多场次,举办各类政策理论宣讲活动2800多场次,受益党员群众22万人次。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把群众装在心里。今年以来,荣成策划实施了一批贴近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要、群众乐于参与的特色活动、品牌活动。组建荣成市镇村三级和34支部门专家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专家型志愿服务队建立起“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机制;城区专业团队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面向农村开展美丽乡村、扶贫助困、助医助学、文化体育等志愿服务活动;镇村团队采取“1+4+N”模式,荣成市所有村、社区均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868个村(社区)全部成立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各类志愿小分队达到1600多支,农村注册志愿者达8万多人。

    信用撬动 农村人人争当志愿者

    “每到月底,我们就给村民公示信用积分,重新‘挂星’。干得好不好,一目了然!”9月11日,夏庄镇甲夼马家村党支部书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马永泉在宣传栏前说:“村民参加志愿服务都可以得到信用加分,每志愿服务4小时,可得一颗五角星,五颗五角星换一面红旗,五面红旗换一面国旗。”

    通过星级公示,村民增强了荣辱感,激发了干群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去年村里新建成休闲长廊、凉亭、老年活动室等,总投资30多万元。村集体只投入3万元,剩下的都是由村民捐赠和义务出工建成的。现在村民见有活干,不等招呼就上了阵。今年甲夼马家村荣获全市优秀志愿服务村称号。

    在农村开展志愿服务,尤其是让农村居民成为志愿者,面临着一系列的实际困难。有些农村居民有心做些好事,但怕有人风言风语、评头论足。还有可持续性问题,志愿服务搞一阵子问题不大,只有系统解决了“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多久”的问题,才能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习惯,才能做得实做得久。

    荣成是这样用信用撬动志愿服务的:市级层面,不断增加守信激励产品,达到一定信用分值的市民可享受信用贷款、减免费用等100多项守信激励产品。村级层面,荣成市出台《农村居民信用积分评价办法》,将群众参与理论宣讲、清洁家园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与个人信用挂钩,镇村两级设立2000万元的文明实践信用基金,变过去村民福利“一刀切”为信用奖励,让村民既有荣誉感,又有获得感。

    目前,荣成120多个村开设了“信用超市”或“志愿银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长可折算成信用积分,换取数额不等的诚信券,到“信用超市”“志愿银行”兑换生活用品或其他福利。

    正向激励 农村志愿服务走向可持续

    荣成市的志愿信用建设,首先从农村党员干部抓起。

    据荣成市社科联主席赵旭光介绍,今年荣成市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启动实施了“四清”工程,其中每一项都是“老大难”问题,但是依托党员志愿信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干,有力带动了各村居民参与,荣成市8万多名农村志愿者成为“四清”整治的主力军,推动80%以上的村整体通过验收考核,使得困扰多年的难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荣成市的志愿信用还有力增强了群众自治的积极性,群众参与村级事务、集体活动热情高涨。“以前用信用加分激励是促进‘要我干’,现如今,志愿服务成了一种新习惯,成了‘我要干’。”赵旭光说。

    每天中午,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的孤寡老人们都会来到村里的“暖心食堂”免费就餐,每天饭菜不重样,保证汤汤水水、热热乎乎。“一周7天,有6天是村民自发组成的6支志愿服务队来轮流做饭,剩余一天由村干部自愿出工。有人捐款捐物,有人出工出力,这食堂办了快一年了,老人们都很满意。”村党支部书记刘俊军说。

    “暖心食堂”开始运行时,的确受益于信用的激励作用,但现在已变成村民的自发行为。“其实不在乎这几分,咱在乎的是这份荣誉。”志愿者刘大姐说。

    志愿信用已经成为荣成市破解新形势下农村治理难题的一剂良药,老百姓思善思齐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淳朴乡风正在回归和不断发扬。”今年第三季度,荣成农村上访同比下降69%,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

    信用是支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建设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运行的“粘合剂”和“助推器”。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志愿服务信用激励机制,荣成市这一“文明实践+信用”的模式创新,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际行动,又是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正向激励制度的创新之举。

当前:A3(2019年10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