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菜香
王月冰

    母亲从湖南乡下来南京小住,看到我将不爱吃的大白菜梗子扔进垃圾桶,她连呼可惜,让我去买个坛子做坛菜吃,勾起了我对坛菜的强烈渴望。

    家乡的女子,有两件事情是一定要会的,一是做剁辣椒,二就是做坛菜。我在外六七年,吃了无数的剁椒鱼头,却极少吃到正宗的湖南剁椒。家乡剁椒的那种脆、润、鲜、微甜、微酸的完美融合,没有流传多代的民间秘方是达不到的。至于坛菜,那是比剁椒更壮观的独特风景。

    在家乡,家家户户的碗柜下层或厨房的某个角落,都搁着数只坛子,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一字排开,泛着神秘的光泽。坛子“专情”,所腌之物是不能随意换的。一只坛子,买回家后,若第一次腌的是豆角,那么它这“一辈子”装的就只能是豆角,如果改腌别的,味道便不纯,这对于做坛菜和吃坛菜的人来说,是种讲究。都道湘妹子“痴情”,不知是否因从小就吃坛菜的缘故。因了这样的专一,所以每家都要备足够多的坛子。

    我母亲拥有40多个坛子,摆放在一间专用小屋里,那场面颇为壮观。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湖南人做坛菜,是尽量避免用玻璃坛子的,也许器皿的质地会影响风味吧,家乡人说用玻璃坛腌出的菜“就不是那个味儿”。我姐则认为,美味要悄悄地酝酿,玻璃坛太张扬。这里面或许渗透着一种内敛含蓄的文化追求,湖南人做事也喜欢暗暗地使劲,炉火纯青时爆发,一鸣惊人,这样的性格大概也渗透进了坛菜里。

    在家乡人看来,凡是可食的,几乎都能入坛。

    春暖花开时节,油菜苔、白菜苔、笋芽、蕨菜、栀子花……清水洗涤,过开水,摆放在篾席上晒干,撒上盐,然后入坛,再往坛舷中注满水(坛菜与泡菜不同,坛中是不放水的,干腌),封坛后,就要静静地等待。十多天后,小心翼翼地揭开坛盖,独特的坛菜香扑面而来。掀起坛口的一层干净稻草,五彩缤纷的坛菜映入眼帘,逗引人的味蕾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

    夏秋果菜丰收,坛菜也做得格外热闹,辣椒、豆角、茄子、芋苗、扁豆、刀豆、冬瓜、苦瓜、南瓜、红薯藤……在一双双灵巧的手中,演绎出各自的旋律,幻化成一道道风格鲜明的美味。

    冬季入坛的主要是萝卜和白菜,这是一个适于享受坛菜的季节。春夏秋有足够多的新鲜果菜食用,寒冬万物沉寂,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坛菜却绽放出勃勃生机。从坛里取出来的辣椒、豆角、笋芽最适于烧肉吃,解腻增香;茄子、芋苗、蕨菜、扁豆、栀子花单炒就很好,脆爽酸香;刀豆、冬瓜、南瓜煲汤再好不过了,甘厚醇美……由此,冬日的餐桌上,便散发出了浓浓的春夏秋的气息,在舌尖泛起温暖,在胃中酝酿希望。这是对坛菜制作者未雨绸缪的鼓励,也是对其辛劳与耐心的奖赏,这也许就是家乡人钟爱坛菜的主要原因吧!

当前:A3(2019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