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尚读
马全和

    “读书”二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谓意义非凡。从古至今,人们视读书为“上品”,为立身之本、成才之路、传承之宝。在我国历史中,经年累月流传下来的读书美谈俯拾皆是,足以说明国人与读书结下的深厚不解之缘。

    国人自古便以为“读书最乐”“读书最佳”,有“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遍无过菜根香”之说。老话说,“穷不丢书”。司马光对其子曰:“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朗日,即净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暴其脑,所以年月虽深,从不损动”。朱子治家曾语:“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古人爱书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古人认为,“有工夫读书,谓之福”。宋代陆放翁云:“读书有味身忘老”,而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说得更好:“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对读书的见解,各朝各代的名人雅士各有春秋,不一而足。

    历代国人尚“书”,也有很多读书的方法。北宋苏轼读书的方法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即读书要“温故而知新”。其朋友黄庭坚则非常直接,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即读书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以恒。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的道理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生动贴切——读书要读通,读活,读至如清池里的源头活水那样,如此才能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明代宋应星在《怜愚诗》云:“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忠告人们读书要专一,不要临时起兴,见异思迁。清代教育家颜元道:“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科学界老前辈华罗庚先生在生前曾说,“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则独辟蹊径,他认为宁肯读得少一点,也要把一些基本的东西读到,下面就是张开眼睛多走走,学习不断在发展的世界。

    西汉学者刘向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有人曾形象地把书籍比喻为暗夜中的灯光,寒冬中的火炉,饥饿时的佳肴,干渴时的泉水,用作家贾平凹的话说,读书的好处就是让人“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总之,读书有益,文化长久,国人尚读之风源远流长,今人读书,当以为师。

当前:4版(2019年10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