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桥上读项羽
钱声广(四川)

    我的故乡安徽全椒,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县城被一条玉带似的襄河所环绕,玉带之上建有七座古桥,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霸王桥(又名白汪桥)相传因楚霸王项羽而得名——项羽兵败垓下向南撤退途经全椒时,乌骓马从桥上飞驰而过,疾劲的马蹄踏裂了桥上的青石,留下了一只马蹄印,后人遂将此桥称为霸王桥。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全椒境内确有多处与项羽有关的遗迹,流传着许多楚汉战争的故事。

    说来惭愧,每次回故乡,我都想到霸王桥上去走一走,却一直未能如愿。今年春时回故里,与二三老同学相约,终于成行。

    霸王桥位于旧城的西门,为单孔拱形石桥,桥长近30米,宽约5米,两侧的护栏为整块条石垒砌而成,因年代久远略显苍凉破败,却不失古朴之美。两岸河堤上草木扶疏,星星点点地开着油菜花和淡紫色的野花。我立于桥头,很难想象当年乌骓马是如何从这桥上飞驰而过的,越是静美如此,越是引发出我许多的感慨和遐想。

    千百年来,关于楚汉之争,解读众多。我曾读过司马迁的《项羽本纪》,也曾阅读过一些有关项羽的传奇故事,在项羽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中,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太多、太多。

    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叔父项梁曾为此动怒,项羽则说:“学书记住名姓足矣,学剑只敌一人,不足学,若学,就学万人敌。”由此可以想象,项羽年少时似乎有些顽劣,却志存高远。抑或是古之异人,皆有与众不同之处,以至后来,当秦始皇浩浩荡荡地游会稽、渡浙江之时,项羽直言:“彼可取而代也。”

    巨鹿之战使项羽一战成名,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凸显了项羽的神勇和指挥才能。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道:“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如此雷霆万钧、威风凛凛,此时的项羽年仅二十五岁。

    许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历史剧情的跌宕起伏、纵横捭阖所吸引,却忽略了人作为细微的个体在这样宏观的起承转合中的无奈。项羽如此勇武,后来又何以败?人们似乎大多归咎于他无谋取天下之心,因为他想要的,只是衣锦还乡。灭秦之后,有人劝他:“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而项羽面对已成废墟的大秦王宫,想到这个号称万世之基的大秦帝国,从称帝到灭亡只有十五年时间,他不容分辩地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历史的玄机,本不易被人看透,而项羽的东归之念,却被欲得天下者刘邦所窥破。各方割据势力建立起来后,战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兼并与掠夺不断升级。汉四年,楚汉表面上握手言和,相约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为汉,东为楚,但这个局面并没有打消刘邦建立汉天下的决心。或许成败自有天定,当年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刘邦,又怎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落至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境地。

    英雄已是末路,再无回天之力。当项羽突围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已为他备好了一只小船,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此时项羽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说完,将伴随自己五载的乌骓马托付于亭长,复又冲入敌群杀敌。待力不能支时,他以宝剑自刎,魂断乌江畔,时年三十岁。

    霸王桥上读项羽,更觉项羽是真英雄。很多很多年以后,当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看到当权者只顾自己逃命而抛弃家国河山时,愤然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在歌颂项羽英雄壮举的同时,更立场鲜明地展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做人,就要做有担当的豪杰与英雄。

    忽忽已千年,项羽的故事仍被后人传扬。

当前:B3(2019年10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