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高照的周末,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说菜地里父亲种的莴苣和包菜成熟了,让我回娘家去拿。放下电话,我一时思绪万千。走进记忆的深处,我还清楚地记得,父亲曾是一名技术精湛的手艺人。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的一切生活用品几乎都是木制品或者竹制品,洗脸盆、洗澡盆、腰子盆、挑水桶、灶头的锅盖、蒸饭的甑,还有洗衣服的搓衣板等等,许多在今天看来已渐行渐远的物件,一切都出自那时的箍匠之手。我的父亲,正是一名箍匠。
俗语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农民靠天吃饭的日子里,有了一门手艺,就等于有了一生的立世之艺。父亲自十六岁起,就挑着工具跟随师傅走南闯北,他踏实勤劳,在走乡串户的过程中练就了好手艺。出师后,父亲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被当地最大的工程建设队招为合同制技术工人,一干就是十多年。那时,年轻的父亲不仅为村里的生产队挣得了工分和荣誉,还能修理乡亲们送来的各种物品。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除了修理耗材量大的物件时会收取一点儿材料费外,父亲更多的是为大家免费修理,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箍匠家的孩子”是四邻八乡对我们姐弟几个的总称,这个称号里满含了乡亲们对我父亲的尊重,而那段岁月,也是父亲作为一名手艺人最为辉煌的时期。即使在很多年后的今天,年过七旬的父亲在茶余饭后忆起往事,嘴角仍会微微上扬,露出会心的笑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轻巧方便的塑料制品和结实耐用的不锈钢制品走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木制与竹制的生活用品逐渐被取代,再至淘汰,而父亲那曾经让大家啧啧称赞的精湛手艺,亦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1992年10月,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在湖北孝感召开,开幕式上需要两个巨型的圆锥形木桶作为道具。农运会筹备组的负责人辗转找到了父亲,希望父亲能帮助制作巨型道具。那时的父亲已放下手艺改做庄稼人好几年了,手上的工具都不齐全,而且那两个巨型道具的规模和要求对父亲来说更是个挑战——两个道具要求直径2.5米、高3米,底部呈圆锥形,上沿的厚度要在8厘米左右,横着能滚动,立着能旋转,杂技演员要站在上面表演节目,并且道具的外围不能有过于明显的捆扎痕迹。
这事儿可让父亲犯难了,接还是不接呢?接吧,事情的难度超出想象;不接吧,有可能会是一生的遗憾。最终,父亲还是接下了这个工期紧、任务重、质量高、要求严的活儿,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连夜赶往几十里外的师傅家商量。然而,已年近八十岁的师傅在这难以完成的任务面前,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师傅抽完一根烟后,吐着烟圈,对心情矛盾又忐忑的父亲缓缓说道:“扁担往上翘,犁弯往下翘,各有各的窍。你自己慢慢摸着窍门做吧!”
那一年,父亲已是四十多岁,在那个传统手艺逐渐没落甚至消失的转折点上,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多想努力维护这一批手艺人最后的体面和尊严。那段时间里,白天,在农运会的场馆里,他是挥斧推刨的工人;晚上回到家里,他俨然又是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他用折尺和木工铅笔在纸上一遍遍比划着,演算木板与木板之间、每个钉子之间的距离,设计圆锥形的底部如何最大程度地受力……通常是夜深了,我们都睡了,父亲还一个人在灯下苦思冥想。
巨型道具做好后,筹备组的负责人惊叹不已。作为对父亲手艺的高度认可,工程全部完工后,筹备组邀请父母去观看了农运会开幕式前的最后一次彩排,这一场表演,也为父亲的手艺人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父亲当年为赶制农运会巨型道具所添置的那些工具家什,怕是早已在老家阁楼的角落里默然生锈。然而,不管时光如何变迁,我永远不会忘记,父亲曾是一名出色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