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硬功夫,也离不开乡风文明的助力。人是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力,如果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再多再好的谋划都可能成为空谈。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既有破旧习惯的要求,也有解新矛盾的任务。所以,建设文明乡风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持续发力、持之以恒,不断拓展新路子,才能取得新成效。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对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各地也一直在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不彻底而导致反复回潮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正视问题,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夸大问题;既要看到破解矛盾的难度,也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此,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面对现实,进一步查找问题根源上,把精力投放在探索化解陋习的思路上。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需要强化正面引导。风俗是表象,核心是人的观念。当人们追逐文明风俗,陈规陋习就会逐渐没了市场。正面引导,要紧密结合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分层抓好党员干部、德高望重的乡贤和成功人士等各类典型,让他们在移风易俗上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要深入挖掘民间各类典型的精神内涵,把家风家教融入移风易俗之中,多在思想引导、文化熏陶等方面下功夫,让民众看到乡风文明会给他们带来实惠。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还需激发内生动力。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需要在组织领导上增强紧迫感,集中一切力量,抓紧落实责任。在推进过程中,既不能抓而不紧、时紧时松,也不能急于求成,提出不现实的目标。要遵循规律、科学施策,注意在整治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同时,还需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因为群众是移风易俗的主体,是建设文明乡风的主力,必须在激发内生动力上挖掘潜力,在春风化雨中让群众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在推进中不断发现和培养正面典型,通过持续的正面引领,消除攀比和迷信之风,让厚养薄葬、喜事新办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