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松果的邂逅
朱小毛(江西)

    初冬。周末。清晨。

    润湿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寒意。

    我顺着沿河路的小石径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忽然,前方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紧走两步弯腰拾起,没错,正是久违的它——冬天的松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石径两旁就有几棵松树呢,这倒是先前多次路过都没注意到的。

    这颗松果比鹅蛋要大一些,呈纺锤形,通身棕褐色,从腰及顶,鳞片错落有致地一片一片张开来,质感粗糙、尖利,摸起来有些硌手。从前在乡下,人们把松果叫作“鹅子”,大概就是因为它的形状与鹅蛋极为相似,故以名之。江南丘陵地带有不少树林,松树很常见,到了秋天,松果里的松子开始脱落,之后,松果也会干枯并落下来,在树林里铺得到处都是。

    彼时的乡村厨房里砌的都是土灶,烧的也全是一些树木柴草,因而松果成了村人们青睐有加的东西,只要一到季节,就让自家的小孩子满山满林地去捡松果。当一堆堆松果堆积在灶前时,便成了当家妇女极为看重的柴火,好在松果这东西今年烧了明年又有,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时光过得飞快,新世纪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村庄四周的田地逐年改换着面貌,通衢大道和高楼大厦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大家在感慨社会进步、生活提质的同时,又感觉似乎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什么,有时,也会怀念那些自然质朴的过往景象。

    记得几年前,儿子还在读小学二年级。某日,我抽空送他上学,也正好利用这个时机促进一下父子之间的沟通。在聊天中,我还检查了一下他的学习情况,问他在前一天的语文课程中学到了什么,儿子说,新学的课文中讲到了“松树”和“松果”,听到这个久违的词,我心中忽然一热,这不正是我孩提时代十分熟悉的东西吗?但是,儿子见过吗?

    我问儿子:“你见过松果吗?”

    儿子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果然如此,我心中一怔——这本该是多么司空见惯的东西啊。沉默几秒,我又反应过来,不仅是儿子没见过,就连我,也都好几年没有看到过松果了。

    “下次,我带你到有松树林的地方,去看看松果。”我信誓旦旦地说,儿子兴奋地点点头。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要等到实现,却拖了这么多年。

    其间,我一直不断地寻觅,却始终没有发现松果的身影。今天,终于在这里不期而遇了。

    我把这颗松果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我要把它带回去,让已读初中的儿子看看,这便是那个他没有见过的东西,以遂我多年的心头之愿。

 

当前:B3(2019年1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