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创新海东
——青海省海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海东市全景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志愿者为马拉松选手提供服务

戏曲进校园

道德模范颁奖礼

三合镇安置区送春联活动

欢度元宵节

创建文明城市入户宣传

 

    201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海东市升腾起地级市城市发展的新希望;2018年2月,被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海东市开启了城市跨越发展的新纪元。

    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来,青海省海东市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发挥政策机遇叠加、产业发展形势利好、城市建设强力推进等优势,深入实施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为将海东建设成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居宜业的文明城市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强化组织领导

    健全创建机制

    海东市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部和八个工作组,靠前指挥,统筹推进全市创城工作;健全长效机制,召开创城启动大会、推进大会和定期工作协调会,出台《创城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海东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建设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健全“党政主导、部门主抓、基层主力、群众主动”的创建机制,建立联席会议、上级督导、阶段考评、问效追责四项制度;建立市级领导联点联系制度,督促指导创城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强督查考核,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把创城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

    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创建氛围

    海东市始终把扩大宣传覆盖面作为重点,强化宣传导向,拓宽宣传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全民知晓、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做强媒体宣传,运用市、县(区)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开设创城专题,滚动刊播公益广告及创城最新动态,开设曝光台。加强社会宣传,制作《创城沙画》《文明海东十二规动漫》,在各类电子媒体滚动播放;开展“创城随手拍”活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提高群众创城参与意识;为全市各单位公共电话和干部职工的移动电话开通创城彩铃;广泛运用工地围挡、城市主干道、垃圾清运车等各类载体、场所扩大宣传,使创城活动、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做活活动宣传,利用重要节庆、重大活动,发出倡议书、公开信,发放创城宣传纸杯、雨伞等物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增强了宣传吸引力。目前,市、县(区)级已开展大型创城宣传活动14场次,机关人员累计进社区、进小区开展宣传近万人次,市级媒体曝光台发布不文明行为、城市管理顽疾通告7批次。

    强化合力推进

    夯实创建基础

    海东市坚持树牢为民创建、文明创建、全民创建、一体创建、全域创建工作思路,聚焦总目标,打好组合拳,将创城工作同整改突出问题、解决薄弱环节有效结合起来,与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大棚房”和违法用地清理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围绕舆论宣传、交通秩序整治、公共环境治理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施“百日攻坚”行动。坚持精准对标,实施精准攻坚,形成创城有力抓手和支撑,使创城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尤其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这一主线,全市上下广泛开展“壮丽70年阔步新海东”文艺作品展、丝路花儿艺术节、共驻共建志愿服务等群众性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乐都、平安两个主城区每日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志愿服务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等工作。教育、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结合业务工作,深入开展 “文明与校园同行”“同创全国文明城市”“共享和谐美丽家园”“献爱心、共创城,无偿献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建设”等活动,以丰富活动助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群众主体

    巩固创建成果

    海东市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凝聚起党委政府、党员干部、市民群众、社会各界共创的强大合力。坚持把实施“四德”工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作,多领域多层次推进群众性“五大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不断充实文明细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5个、省级文明单位91个(文明单位标兵24个)、市级文明单位208个,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84所,评选“五星级文明户”96015户。全力打造“善行海东”道德实践品牌,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十大感动人物”“最美教师”“最美校园”“美德少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率先在全省设立“关爱道德模范基金”,引领时代文明风尚。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2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9名,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9人荣获“青海好人”,评选“善行海东·道德模范”53名。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功能,深入开展“学习雷锋·奉献社会”主题实践、“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展示、“我们的节日”“爱国歌曲大家唱”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了海东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同时,不断强化网络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

    强化问题导向

    增强创建后劲

    海东市在实践中深刻意识到,一年多来,海东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全市大农村、小城市的基本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尤其是农村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城市规模偏小、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尤其是体系发育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建管水平不高等短板依然突出。

    对照问题,海东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成果导向,找不足、查短板、促整改、抓提升,以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韧劲,坚决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到底。

    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文明创建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就必须坚持党建主导,才能使文明创建始终做到加强党的领导,方向正确,保障有力;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才能使精神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必须坚持思想建设先行,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文明创建的思想文化基础;必须坚持群众性和常态化,才能使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干部群众文明素质普遍提高、持续提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增强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此,海东市切实增强抓好创城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把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把推进创城各项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实施“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挂帅调度、创城办牵头抓总、各单位各负其责、全民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环环相扣的责任网。进一步由表及里找问题、查根源,全力以赴促提升。进一步完善相关方案,细化任务职责,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管理无缝隙、工作无脱节、职责无缺位。出真招求实效解决老大难问题和城市管理“硬伤”。

    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宣传载体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手段,通过制作公益宣传片,开展社会宣传活动等方式,突出城市街区、商场超市、宾馆饭店、机场车站、高速公路等重点部位,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力营造网上网下宣传攻势,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由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各窗口单位先行,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公益宣传进校园、进医院、进小区、进营业(服务)网点、进车站等“十进”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特别是认真做好入户宣传工作,做到逐家逐户全覆盖,切实提高干部群众对创城工作的认同感、知晓率和参与率。督促各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制定行业文明自律规范和本部门工作人员文明行为规范等,为广大市民带好头、做表率,推动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既宣传典型、反映成果,又曝光问题、督促落实。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壮大志愿者队伍,按照“五有”标准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建设,并根据服务群体特点、资源等,组织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劝阻引导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生态、交通、住房、教育、医疗领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改力度,开展垃圾乱倒、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违章乱建、污水乱排、工地乱象等城市顽疾深度治理,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和谐环境,让市民生活更安居、社会更安全、环境更安宁。将创城工作与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行动,大力整治不文明的行为,树立良好社会新风。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多元格局,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多城联创工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全面提升。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判总结部署,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各司其职、有效监督的工作局面。实行“网格化+街长制”管理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模式重长效、重综合、重机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对表对标、查漏补缺,针对市容环境、城市秩序、基础设施等难点,建立“问题库”,强力整改推进。建立健全检查调度制度,形成日有督查、周有汇报、月有通报工作机制,加大问责力度,推动问题整改落实。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工作培训力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补齐创城工作机制短板,推进阶段性工作向纵深发展,争取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海东市创城办供稿)

 

当前:4版(2019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