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以“珠源”志愿为品牌,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由零散无序向规范专业转变、单一被动向多元主动转变、因循守旧向智能高效转变,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探索出一条立足中心、着眼“智”造的路子,着力打造“志愿之城”,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亮丽的底色。
搭中心树品牌
志愿新风正劲
沾益区把志愿服务事业作为文明创建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纽带,重点解决工作中思路不清、效果不佳、氛围不浓等问题,统筹搭建珠源志愿服务中心,形成品牌辐射效应,靶向发力祛顽疾。
在阵地建设方面,沾益区坚持规范示点、规模推广。
珠源志愿服务中心位于主城区玉林广场,人流量较大,一方面方便服务群众,另一方面方便志愿者能找到组织,形成整体效应,提高服务效率。
“我们再也不是‘孤军作战’了,我们也有‘家’了,这标志着志愿服务活动从这里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中心的一位志愿者乐呵呵地说。
在稳步推进中心建设的同时,沾益区坚持“九有”创建标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在人群聚集地精心打造了8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示范点,提供热水、雨伞、充电器、针线包、医药品、复印、照相、问询等服务,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驿站。
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后,沾益区趁热打铁推广示范点经验,以窗口单位、居民社区、文化场馆、景区景点为主,铺建157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引导形成志愿“矩阵”。
沾益区委书记刘本芳介绍:“建设系列志愿服务站点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孵化机制和培育平台,吸引和支持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让志愿活动广撒种、精耕种、遍开花,用百姓笑容擦亮‘珠源’志愿品牌。”
在品牌塑造方面,沾益区坚持多元拓展、多点开花。
63岁的赵子文是望海社区的居民,每隔半月总要到志愿服务中心“做做客”,“比起理发店,这些志愿者手艺好又不收钱,每次老远看到我就打招呼、端茶倒水,赶上人多的时候也耐心细致,就像我的家人一样。”他说的正是“每日公益”志愿服务品牌,除理发外,“每日公益”还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中医养生、开锁配钥匙、艺术培训、诗词赏析等专业服务。
针对特殊群体,沾益区定期组织开展助孤、助老、助残、助学、助困、助矫“六助”活动。围绕精准脱贫、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环境保护、邻里互助、社会治安、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
此外,沾益区还致力于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十进”万家(思想进万家、道德进万家、诚信进万家、文化进万家、科技进万家、健康进万家、阅读进万家、法律进万家、爱心进万家、新风进万家)活动品牌,敲门入户,上门服务,提升“珠源”志愿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今的沾益,形成了“日日有公益、周周有亮点、月月有安排”的工作新常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700余次,累计服务各类人群6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册,赠送创文小礼品3万余份,覆盖所有乡镇街道,进一步提升市民对创文的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春风化雨地传递新时代的文明图谱。
搞“智”造讲回馈
志愿春风送暖
沾益区将时代元素融入到志愿服务中,一网聚合“引才”,积分回馈“聚才”,守正创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以“智”提“质”,使人才成为志愿服务事业跨越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管理过程上,走智慧招募、智联全程的创新路子。
沾益区率先开发“珠源志愿服务”小程序,开通同名微信公众号,建成智慧管理综合性平台。既提供了志愿者在线注册建档、用户报告生成、活动预告发布、任务协作等功能,又方便群众发布服务需求,管理者及时响应办理,促进供需匹配。
“有了智慧平台,运营就相对简单高效,活动可以预报名,满足了潜在人群的参与意愿。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一键生成用户报告让他们晒出了正能量的朋友圈。”智慧平台负责人说。
目前,沾益33支志愿服务团队都可以在智慧平台上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标明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需要人数以及注意事项。
在队伍建设上,走定星评级、定分换礼的回馈路子。
沾益区出台了《“珠源志愿服务”嘉许回馈方案》,实行爱心反哺。通过智慧平台进行积分计算,每服务一小时积10分,根据积分在小程序内或区红十字会服务点,兑换包括老年公寓商品、市内景区门票、话费充值卡、品牌衣物、人身意外伤害险、体检、赴知名城市学习交流等各类服务。
“爱心需要传递,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公益。”玉龙社区65岁的居民杨美娥,从一名被帮助的对象成为一名帮助别人的志愿者,她深有感触地说,积分制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会激励志愿者持续参与服务。
截至目前,已有3000余名在册的专项志愿者从这里成长起来,平均每月吸引上百人申请加入,服务时长达305.5万小时,成为沾益区近12万名志愿者的“先行军”,彻底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为提升城市文明新形象写下生动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