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更懂老人心

    舒适生活离不开舒适的生活条件。对于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的老年人来说,经过了适老化改造的居住空间、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家具和电器、专门面向老年人的餐厅或健身房等,对于舒适安心的养老生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追求生活便利化、品质化的今天,适老化的理念与追求也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之中。

   适老化改造

    让居家养老更舒心

    两年前,家住四川成都成华区的陈婆婆由于腿脚不便,在卫生间跌倒后右手骨折,在卫生间跌倒的风险一直困扰着她。前不久,成华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机构上门评估陈婆婆的居住环境、自理能力等情况后,在她家的卫生间设置了斜坡、防滑垫、淋浴椅、扶手等辅助设施,大大提高了老人如厕、洗浴的安全性。

    陈婆婆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全国的不少地方,适老化改造都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近来,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马桥村68岁的孙德林家有四十年历史的老房变了模样:墙面白净、房间敞亮,早已“不堪重负”的电气线路、水管、煤气管、热水器和煤气灶,甚至门锁、窗玻璃、老旧水龙头、灯泡等都被换新,此外,防滑地砖、安全扶手等适老化辅助设施也一应俱全。全区还有99位老人和孙德林一样,家变美了,幸福感上升了。这得益于松江区民政局2019年适老性改造项目的实施,此次改造覆盖了农村困难老人家庭,按照“一户一方案”的原则,实施安全性改造、无障碍改造和整洁性改造。

    许多城市的老旧小区内,老龄居民人数不断增加,但由于居民楼适老化程度低,老年人出行困难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因而,适老化改造不仅要涉及住宅内部的居住空间,也需延展到老年人居所的外围空间。为居民楼加装电梯就成为越来越多老旧小区改造的当务之急。

    家住北京安贞三区的李桂娥老人今年89岁了。她和老伴由于腿脚不好,又住在5层,以前最久有3个多月没下楼。虽说老旧小区的楼层一般不高,可对于老年人来说,五六层楼的高度却直接影响他们的日常出行,甚至有不少老年人因为楼里没安装电梯,长期无法下楼,成了“不接地气”的“悬空老人”。今年的9月25日,安贞三区3号楼的加装电梯开始投入使用,老人们上下楼的困难得以解决。

    自2017年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19年8月底,北京市老楼加装电梯已完成且投入使用918部。而2018年,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经完成了1万多部。

    适老化改造,为老人们的居家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心与舒心。

    适老化产品

    短板与潜力并存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针对老年人的产品也逐渐兴起,大到养老地产,小到老人手机,适老化产品的市场已悄然形成。但现实中,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家居、适老化家具或家电还不那么丰富。

    今年重阳节之际,福州市民林先生想为家里的老年人选择一套合适的家具产品,但是他在各大家居卖场逛了几圈,也没找到“适老家具”这一产品类型。不少商家把功能性马桶当作适老化产品来推荐,但整个市场也只有极少品牌生产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马桶辅助椅,这种辅助椅带有电动抬升装置,能帮助老人如厕时缓缓坐下、慢慢站起。因为价格昂贵,打完折后还要近2万元,买的人少,顾客需要提前订货。

    同样,适老化家电也面临不少问题,“有的厂家简单地以为字放大了、声音大了、功能减少了就是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这样简单粗暴的思维认知,也造成了老年家电消费市场鱼龙混杂、亟待规范化的混乱局面。”某电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适老化家电的匮乏包含着深层次原因。 “互联互通”是近年来家电市场的主流趋势,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接受起来难度不小。但适老家电应着眼于把产品做得易用,而不是把产品做得低端。比如,现在的不少洗衣机功能很强大,一大堆按钮和互联功能,很多老年人搞不懂。但适老化洗衣机不是要把这些功能全取消,而应该考虑怎么在保留各种高端功能的同时,优化操作流程,让步骤从五六步缩减到一两步,让老年人更加易于掌握。

    尽管目前的适老化产品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我们也欣喜地发现,11月初在重庆举办的老年产业博览会上,不少适老化智能产品纷纷亮相,智能电动护理床、智能检测床垫、沐浴“神器”、胶囊能量料理机……不少“黑科技”适老化产品受到了普通市民的青睐。

    “沐浴‘神器’是将花洒、手轮、进水整合成一体,折叠式浴座设计,坐立两用,可实现休闲、理疗等多重功能。”在重庆某企业设置的智能适老家居展厅内, 65岁的市民周明认真地聆听产品介绍,此次观展,均价在一万元左右的智能卫浴系统将是他的购买首选。

    除了便捷的居家养老设施外,健康膳食也受到对适老化产品有需求的市民“热捧”。展览现场,通过一台3D膳食行为干预互动教育系统便可完成营养计算、模拟配餐等,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搭配。工作人员介绍说,观察老年人的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可通过录入系统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如每餐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此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也有特殊的膳食标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化养老的前景令人期待。

   适老化服务

    契合“银发族”的美好生活需要

    天气渐凉,一顿热乎、美味的午餐是老人们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加速布设老人们的温暖“小餐桌”,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遍地开花。

    每当用餐高峰来临,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东盛居民区“和合聚”助餐点内,志愿者许沂总会观察老人们的剩饭。半年下来,她对老人们的饮食偏好有了更多心得——比如,鱼肉刺太多,最好不选,非要选的话就是带鱼。通过与供餐单位不厌其烦地沟通,“和合聚”的菜单经历了一遍遍适老化改造,赢得了许多“回头客”,甚至还有不少老人排队预订餐位。

    以老人们的“一餐饭”需求为突破点,上海还将在为老服务上进一步挖深挖潜:以午饭为起点,不少社区将助餐服务延伸至早饭、晚饭,甚至将“小药箱”“小浴室”也一并纳入;不少供应量有余的社区食堂还向周边居民、白领青年敞开大门。在助餐服务之外,叠加了人情温暖的社区食堂成了社区里的情感映射。

    想要身体健康,除了饮食合理,也离不开适当的锻炼。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房将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银发族”也走进了健身房。然而,不是每个老人都能实现到健身房“练一把”的愿望。

    家住湖北襄阳市顺安山社区的何元安今年63岁,他说自己年轻时就爱运动,练过体操和游泳,至今还能在江堤上一口气跑5公里。由于觉得跑步太枯燥,他想找个健身房锻炼,可咨询了两家,都因为年龄问题被婉拒了。“我明白健身机构的担心,怕我锻炼时出意外,要赔钱。”何元安无奈地摇摇头。

    一位健身教练表示:“健身房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也确实不合适,很多器械需要大幅度、长位移的身体运动,对肌肉力量要求很高,老年人锻炼容易出现意外。即使不做力量训练,我们也无法分辨老人是否有身体疾病,所以只好设年龄门槛。”

    目前,除了个别城市推出的服务老年人的社区健身房,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专属于老年人的室内健身场馆还是凤毛麟角,专业服务人才更是稀缺。广场舞、散步和游泳固然很好,但不应成为老年市民仅有的健身方式。不少声音呼吁,应该在老人集中的地区开设“适老健身房”,让想健身的老人获得科学合理的安排、优惠的价格和专业的指导。

    对此,运动健身专家赵之心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建设或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场所,做好宣传、监督工作,引导老年人科学健身,对健身场所进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健身需求,有针对性地配备硬件设施、设置相关课程,让老年人能够花钱买到好服务。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适老化服务一定会惠及越来越多人的夕阳生活。

    (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A4(2019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