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一纬织就蜀锦人生
——走近国家级非遗项目“蜀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光俊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李林晅

蜀锦成品

铁织机上密密麻麻的丝线

花楼织机

胡光俊给绳线打结

 

    阅读提示:

    蜀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并长期占有“母锦”地位。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织造技艺独特繁复,共有纹织工艺设计、装造设计工艺、丝织准备工艺、丝织品上机织造四个工种,六十多道工序,能够完全掌握其完整织造技艺的人不多,而胡光俊就是其中一个。从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到古稀老人,整整48年,胡光俊一直守着蜀锦织造这门传统技艺,他也被命名为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被评为四川省织锦工艺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11月15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古蜀蜀锦研究所,一间1300余平方米的厂房里,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蜀锦画作,有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为主体的《乐在其中》,还有长达1152厘米、幅宽30.5厘米的《清明上河图》,几台铁织机“哐当哐当”地运转着,抬眼望去,只见胡光俊在一台织机前神情专注地穿扣、打结、寻织疵……

    “半路出家”学织锦

    “以前对于蜀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根本没想过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胡光俊真正接触蜀锦,是在22岁。

    1971年,胡光俊从德昌回到成都,被分配到成都蜀锦厂上班。对于这份工作,胡光俊有些不满意,“小时候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或者老师,没想到进了蜀锦厂。”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胡光俊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接触的第一个工种是挡车。“挡车就是掌控织机开关。”当时胡光俊负责操控的是台半自动化的铁木织机,这种织机没有自动刹车控制系统,关闭以后,织机存在惯性还会不断地运转,这时就需要人工紧紧地撑住梭箱强行让织机停下。为了能够快速掌握挡车技巧,胡光俊下班后就留在车间不停地练习,手掌心磨出了泡、手指常常发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到后来他一个人可以同时操控四台织机。

    随着挡车工越来越多,其它工种人手不够。厂里重新给新职工分配工种,有人去做纹版设计,有人去搞织机安装,胡光俊被分配到装造车间。刚去车间,胡光俊看到一群人在做“针线活儿”,这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年轻气盛的胡光俊索性回家不干了。几天后,厂办秘书找到胡光俊劝说:“装造技艺快失传了,给你安排了技术高超的叶师傅带你,你快回厂吧。”胡光俊听后下定决心好好干。

    可是,想要学技艺太难了。叶师傅性格内向,虽懂技术却“有口难开”,面对胡光俊的各种“为什么”,叶师傅就一句话:“车间里有织机,你自己不会爬上去看呀。”胡光俊只好爬到织机上去看。一些年长的师傅看他好学,建议他去找教材学理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配合,胡光俊逐渐掌握了装造技艺。

    “学习时我发现蜀锦织造技艺很深奥,需要将每个工种、每项工序有机地组合起来,纯粹搞装造是不行的。”胡光俊明白做一名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就跑去每个工种的车间拜师学艺。四、五年后,胡光俊基本能独当一面了。

    从“学以致用”到“实现突破”

    时机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1975年,成都蜀锦厂接到了织造音响喇叭布的任务。当时国内还未完全掌握喇叭布的织造工艺,多数厂家依靠进口。任务艰巨,叶师傅和设计师们组成了喇叭布攻坚小组,但上机织造两次都未成功。

    眼看交差的时间快到了,喇叭布攻坚小组发了愁,围坐在设计室里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此时,胡光俊刚干完活路过设计室,站在门口听了会儿后心里盘算出一个好方法。原来,喇叭布的装造方式特殊,需要采用“双造法”,这个法子胡光俊在书本上看到过。他跑进设计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师傅们讲解“双造法”。“一个提花机纹针数是1480针,‘双造法’就是把提花机分成两区,第1针到第700针为一区,第701针到第1480针为一区,即把一个提花机当做两个使用,最后将两区合二为一来使用,即可织造出布料。”

    依照“双造法”,第三次上机织造终于成功。这项织造工艺填补了当年国内市场的空白,成品还荣获了部优产品的称号。

    喇叭布制造成功也激励了胡光俊,他开始寻求技艺上的更大突破。装造车间的工人要将一根一根的经线穿入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孔洞内,一两万根经线两个人需要15天才能穿完,一天,胡光俊盯着孔洞穿线穿得眼睛生疼。他跳起来喊:“这样下去屁股都要起茧子了。”招手把其他工人聚在一起寻求办法。他们一遍一遍地画图、试验。两天后,胡光俊提出:在顶针上面焊接两个钩,用双钩来穿经线,这样省力又省时。“这个方法现在全国都在推广使用。”胡光俊说,后来,他还相继改良了提花机经线穿法、浸染麻通丝的方法,并且将原始手工绕麻通丝的方法进行改良,实现了半机械化。

    技艺改良后,胡光俊尝试在产品上创新,将民族元素等勾勒在领带、布艺上。

   困境中的坚守

    “这么多年,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好在我坚持下来了。”胡光俊声音有些低沉地说道。

    2003年,成都蜀锦厂倒闭,厂房被夷为平地,几十年积累的织造技艺资料全部丢失,仅留下一台花楼木织机用以展示国家古代科技成果。蜀锦爱好者呼吁恢复蜀锦,召集了十个年已古稀的蜀锦老艺人搭建了简易厂房,“复制”了五六台花楼木织机,但生产效率极低,蜀锦织造技艺濒临失传。“不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给丢掉啊。”2008年,胡光俊牵头成立成都市古蜀蜀锦研究所,招募一批人从头开始。

    但一切并不是那么简单。蜀锦织造技艺工序多,从准备到出成品,需要一、二十个人配合,少则一个月,多则数年才能够完成。而要让蜀锦走向市场,被更多人熟知,更是难上加难。研究所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后,胡光俊跑去一个又一个单位介绍蜀锦工艺特色,进行推销。前后跑了一个月,打了数千个电话,第一批产品才被卖出,蜀锦产品的销路也逐渐被打开。

    如今,让胡光俊最担忧的是,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不尽如人意。胡光俊告诉记者,研究所前前后后招了十几个学徒,最长的待了几个月,最短的待十几天就走了,都没坚持下来。“蜀锦织造是个精细活儿,学习期限长,有的人学个四五年也不一定能掌握全部技艺,现在研究所的员工基本都是原来蜀锦厂的老师傅,在所里他们大多都身兼数职。”胡光俊说。

    从2012年开始,胡光俊也陆续走进学校、社区举办蜀锦知识讲座,成为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主讲蜀锦艺术的客座教授,开办了几个工作室,邀请人来实地参观,但对蜀锦织造技艺真正感兴趣的人还是不多。“我一大把年纪了,不知道还能坚守多久,但我能坚守多久就要坚守多久。”胡光俊摸了摸手中的蜀锦成品,起身晃晃悠悠地走向织机,继续手中还未完成的工作。

 

 

当前:A3(2019年1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