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在运河岸,风吹钟铃鸣。
沿塔而上,登高望远,但见运河如带,翠堤蜿蜒,一座“白墙黑瓦马头墙、小桥流水幽古巷”的运河名城呈现眼前。
风鸣过耳,曾经的辉煌,曾经的荣光,像一张老式唱片,背景音乐摹拟风行水上的步子,送来隋风唐韵、明清诗意的厚重气味。
公元1289年,上接济宁境内济州河、下通临清境内卫河的运河河道开通,取名“会通河”。鲁西平原一个小小的村庄——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的东风,迅速崛起,铸就了数百年的繁华与富庶。
风从摇曳的波光上漫上来,透过塔门洞,坚硬有声,宛如“漂”在运河上的贡砖,在波澜中轻轻碰撞。
运河淤积的土质,俗称“莲花土”,细腻无杂质,用这种土烧出的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明清两代皇家指定临清砖为贡砖,岁征城砖百万。“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助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数百座砖窑,分布会通河沿岸,范围达三四十公里。数万名脸膛发红、脊背闪亮的鲁西北汉子,在“临清的贡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的民谣声中,采土,和泥,烧窑。贡砖通过运河“漂”到了北京的皇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九门城楼、钟鼓楼、文庙以及王公府邸。
伫立在塔的顶层,有锣鼓和京胡的声音,顺着风,隐隐约约从城中传来,我不由地唱一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纷乱纷……
乾隆年间,徽班进京,溯运河而上,走到了“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的临清。见运河上舳舻相接、樯桅高耸、白帆点点、百里不绝;运河两岸商贾云集,货堆如山,店铺林立;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街道中乘骑、轿夫、挑夫、商贩等各色人,熙熙攘攘。徽班决定在此驻足,等演红了再进京,从次,临清人有了“宁舍十亩地、不舍一出戏”的佳话。临清人懂京剧的多、票友组织多、京剧名票多,外地名角来临清演出的也多。如今,不管是在公园广场还是茶座树林,无论耄耋老人还是垂髫儿童,很多人都能伴着抑扬顿挫的弦索胡琴,来上一段有板有眼的京剧唱腔。
夕阳西下,晚风中飘着炊烟,把家家户户汤的味道,送到我的味蕾上。
傍河而生的临清人爱水,在宴请宾客时,总要备上“几点水”。“几点水”是汤的代名词,“水”越多,表明酒席的档次越高。运河不仅带来了五方杂处的百姓,也造就了包容淳厚的民风,四海风俗汇聚,形成了临清特殊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积淀。北方的京津菜系、山东的鲁菜、南方的淮扬菜、粤菜,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这里汇集沟通。临清人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历经数百年,造就了“临清汤”这朵饮食奇葩。临清汤,百样选料、百法烹调、百种味道、百方滋补。品之初淡而渐浓,乍薄而转厚,余味无穷。有“太极宏运汤”“玉露双白汤”“天地一家春汤”“秀才双清汤”“陈三两疙瘩汤”等,可谓品种繁多、一汤一味。
舍利塔上听风吟,在风中,我觉得我的心与运河一同脉动,我的呼吸与运河的呼吸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