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这是梁衡《百年震柳》一文中的一段文字。
近日,我一口气读完了著名学者、作家梁衡所著的《树梢上的中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树梢上的中国》是梁衡先生跋山涉水寻访无数古树后写就的一部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并融入了作者“人文森林”的理念和丰富的历史内涵,传达出作者倡导保护环境的人文思考。
“在伐木者看来,一棵古树是一堆木材的存储,在科学家看来,一棵古树是一个气象数据库,在旅游者看来,一棵古树是一幅风景的画图,而在我看来,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正如梁衡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的第三部史书”,在《树梢上的中国》中,梁衡从他探访过的古树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多棵,挖掘其背后动人的历史传说与人文故事,为这些古树立传,让历史长青,让文化长存。
的确,树木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莽莽森林中走出来的,然后繁衍生息,不断进化、不断进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森林之子”。在梁衡的眼中,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
在《华表之木老银杏》一文中,梁衡记述了他在山东莒县浮来山见到的一棵老银杏树:“由于三千多年地心的引力,滚圆的枝干竟被引拉成扁平的带状,侧垂着像一个个伸长的骆驼脖子。”然而,这棵其貌不扬的银杏树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且都与名人相关,更重要的是,成语“勿忘在莒”“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也都和这棵银杏树脚下的土地有关。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与保存者,面对这样的老银杏树,作者又怎能不产生“思古之幽情”呢?在《秋风桐槐说项羽》一文中,梁衡描写了自己在江苏宿迁市见到的“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那棵青桐名叫“项里桐”,“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棵已经有两千多年树龄的桐树至今仍“特别的茂盛,青树绿叶,直冲云天”,而“桐树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几次黄河决口,河水像一条黄龙一样滚来滚去,这片土地曾被淹没、推平、淤盖,但这棵槐树不死,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有余,但剩下的树干仍顽强地站立在这里。“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树披拂,二人才能合抱。”千年古树折射出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的精神。一棵古树尚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内涵、如此丰富的文化内蕴,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加以保护,让蕴藏在古树里的精神力量经久不息地弥漫在神州大地呢?
在《树殇、树香与树缘》一文中,梁衡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凛冽的严冬时节,他从北京来到海南参加生态会议。“在一个叫高士村的村口,路边横躺着两棵刚被放倒的大树,像两个受伤的壮汉。”而这两棵树,并非一般的树木,而是上世纪国家为扭转油料短缺的状况,从巴西引进的腰果树。目睹珍稀树木被砍伐的梁衡痛心疾首地写道:“它从南纬10度横跨赤道,来到北纬18度;从美洲远涉重洋来到亚洲。它是我们请来的客人,它负有传递新的生命,传播地域文化,输送资源,改善生态的使命。”作者的文字饱含泪水,既是对珍稀树木的怀念,更是一种强烈的呼唤:保护生态还存在着不少死角,必须加大力度唤起更多的人觉醒起来,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如梁衡所认为的,保护好每一棵古树,就是续写生态保护的新篇章;摄下那些停留在树梢上的时光剪影,不忘曾经的苦难,展现历史的辉煌,就是在续写新时代中华文明的不朽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