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助力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基层组织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助力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

    依法解纠纷稳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各类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影响整个防控大局。广大基层干部、政法干警和法律工作者依法及时出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规范有序稳防控。

    3月6日,江苏金坛一名外卖员因小区实施封闭管理,物业上前劝阻后强行硬闯小区,引发争执。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并与司法志愿者一同给他“定向”讲法。最终,该外卖员认识错误,主动向工作人员道歉。

    依法化解矛盾,人民调解员在行动。陕西全省3000余名司法所工作人员和4万余名人民调解员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排查化解涉疫矛盾纠纷5000余件。青海全省人民调解员协助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并参与5000多个卡点的排查,开展线上线下矛盾纠纷排查1900余次,化解因疫情导致的矛盾纠纷1200多件。

    基层司法机关主动靠前化解矛盾纠纷。贵州省福泉市人民法院道坪人民法庭有效利用夜间法庭调处矛盾纠纷,全力做到疫情防控、矛盾纠纷化解两不误。

    “送法”到群众身边

    “防控措施要合法,不得霸道乱封路。严禁传谣造慌恐,哄抬物价要定罪……”2月26日,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吴志勇在天宁街道参与疫情防控时,创作了一条防疫普法“顺口溜”。

    原来,吴志勇在工作时遇到村里老人、街道工作人员求助:“有些法规条文太专业,我们看不懂怎么办?”“小区卡口总有人不配合出示证件,有的还顶撞甚至推搡工作人员,怎么依法处置?”

    为群众解难题,吴志勇找来各种法律资料推送给微信群中的基层工作人员,还邀请漫画爱好者自创防疫法治宣传漫画,醒目标注不触碰法律“红线”警示语。“轻松学到法律新知识”,街道干部群众纷纷点赞。

    复工抗疫,法治先行。各地政法机关还把法治服务送进工厂,为企业复工复产“把脉开方”。

    “职工因交通管制而不能返岗,劳务费用如何处理?”“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及时、完全履行的,企业应当如何处理以降低法律风险”……在复工企业车间内,福建省平和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介绍着线上诉讼平台的使用方式,分析解答企业因疫情引发的合同以及劳务争议方面的法律问题。平和县法院院长高长江介绍说,法院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企业单位工作对接,目前已派出35名法官“送法”下基层,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治护航。

    疫情当前,广大基层干部、政法干警及法律工作者发挥法律专长,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有效为群众、企业进行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让大家了解疫情期间的“法律红线”,有效预防了大量矛盾纠纷出现。

    筑起心理防护墙

    疫情期间,一些严格的防控措施影响出行,群众容易产生焦躁、焦虑情绪。各地多措并举加大群众心理疏导力度,提升“战疫”信心。

    “红色”代表心理波动大,需要干预治疗;“黄色”代表有一定情绪,需要及时宽慰;“蓝色”代表心理状态正常,需要继续跟踪……江苏泰州海陵区城南街道社区对58名居家隔离人员建立“一人一档”的身心健康档案。社区网格长定时对居家隔离人员状态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做出心理干预,构筑抗击疫情心理防护墙。

    针对疫情可能给人们带来焦虑、烦躁、恐慌等情绪,江西赣州第十中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香老师编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期间心理健康疏导方案》,并向大家传授疫情期间防范妙招和“花样宅法”,帮助师生及家长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疏导,得到广泛好评。

    面对疫情,广大基层干部、政法干警及法律工作者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依法将大量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消解于未然,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法制日报》 董凡超 蔡长春)

当前:B3(2020年03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