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镇的味道
王韬

    我初识陕西省旬阳县的蜀河古镇,是从一碗酸菜两掺面开始的。

    入住客栈时,已是午时。刚刚喝下一口茶,隔壁的朋友就敲门约饭,我久闻蜀河古镇两掺面的“大名”,便欣然与他同往。

    我们找的那家面馆与住处不远,半条街一拐弯就到。不起眼的一间门面,掩映在太阳伞下,门楣上挂着“王传珍手擀面”六个金色繁体楷书大字牌匾。进屋后,但见设施俭朴,四张条桌相对而摆,屋内一溜三个通梢单间,前后两间分别临老街和新街,中间是面臊子和煮面操作间,临老街的一间一半是和面、擀面的区域,另一半则支起了一个圆餐桌供食客就餐。

    面还没端上来,一碟醋泡椒就先摆在了桌上。面馆老板夫妻俩配合默契,手脚麻利,不一会儿,散发着酸菜香味、热腾腾的两掺面就搁在了面前。我细看发现,酸菜深褐透着红,豆腐丁白里透黄,面条切得均匀、汤色清亮,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我赶紧倒入醋泡椒,举起筷子一拌,混合的臊子和面香就直钻入我鼻孔深处,激起我的口水满嘴乱窜。“吃面莫得巧,全凭拌得好”,因此,越是此时越需要镇定,把臊子与面充分拌匀,相互融合,才能最大发挥食物的味道。于是,我先吞了吞口水,进一步把面拌匀,然后立刻往嘴里塞入一大筷子面,在大嚼中享受酸菜的酸脆、豆腐的Q弹、泡椒的辣脆和面条的韧黏,然后美美地吞下去,充分体验了一次大快朵颐之后的爽快与满足。

    据说,旬阳人爱吃酸菜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的,这做酸菜的技法也是各家不同。曾有民谣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这里的酸,就是酸菜了。

    在过去,酸菜也是每家的常备菜。据介绍,做酸菜“引子”是关键,第一次腌要用老坛子的酸菜水做“引子”,用萝卜缨子洗净泡上,一周以后就可以吃了。酸菜越泡越香,越泡越好吃。常做酸菜的人家里,酸菜汤汁一定是红艳艳的,汤汁一定是酸得又纯又好。

    古镇的面纱,在酸菜面大碗袅袅蒸汽中缓缓拉开。听人说,一种味道是最容易让人记住一个地方的符号,也是来过这个地方的人们还想再来的源动力。而蜀河酸菜两掺面,就是我心中一种始终挥之不去的味道。

当前:A3(2020年03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