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公德 开启社交“文明范”
本报评论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一些人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趋稳,人们也开始进行深度反思,如何做一个好公民?如何在公共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公德风貌?着眼当下、放眼未来,摒弃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势在必行。

    3月24日,四川省文明办发布《关于开展“倡导社交文明 加强公共卫生”倡议行动的通知》,提出十条倡议,倡导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意识,树立健康文明风尚。倡议的提出,对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卫生安全与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大就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各地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大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此次倡议从多方面提醒社会大众树立公共卫生意识,聚焦社交礼仪、行为规范、卫生习惯、健康运动等10个方面,采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押韵式语言,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加强公众对信息的获取与记忆,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此次疫情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但同时,从全民战疫中催生出来的一些文明举措、群众自发形成的一些文明新风值得提倡和推广。社会大众在战疫期间养成的文明习惯应当延续,四川省开展“倡导社交文明 加强公共卫生”倡议行动,正当其时,有助于增强社会大众的公共卫生意识,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传承文明风尚,有助于彻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防止类似公共卫生事件再度重演,是推动人们在社交文明中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的有效途径。

    小节之处显大德,细节之上见文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感染者众多,与当前公共空间不断扩大、人员流动加速不无关联,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小节”缺失不无关联。作为一位社会公民,恪守公德底线,做好自我防护,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既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也是对社会公德的维护。社会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展现出的良好道德风貌和道德品质,对于非常时期的疫情防控以及日常公共生活秩序建构至关重要。

    文明需要倡议,更需要行动。希望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开启社交“文明范”,用在公共生活中的良好公德和文明礼仪,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书写最好的文明名片。

当前:A1(2020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