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春意满人间
——南充市中心医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那些事儿
王安果 万俊红 冯俊

援武汉医疗队凯旋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海涛(中)到临床开展党政巡查

党委书记郑和平讲党课

义诊

道德讲堂

冉素华

院党委书记郑和平(前排中)带队到汶川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

援武汉医疗队紧急出征

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在隔离病区相互加油打气

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送治愈患者出院

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位于嘉陵江畔的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这里,有一群人,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有一种精神,引领着川东北医疗机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1 不曾停歇的文明接力

    时光倒回1937年7月,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张澜先生邀请原北京大学梁漱溟教授,率山东教育团来南充成立四川省立南充民众教育馆。不久,以馆内不多的医药卫生设备,在嘉陵江边的河街创立馆办卫生所,为当地老百姓看病就医。当时,所内仅有2名医师,2名护士,1名化验兼药剂员,另有1名助产士和7名练习生。1939年,卫生所迁至文昌巷,改称卫生事务所,这就是南充市中心医院的前身。

    八十多年来,这个起初只有十几名医护工作者的小小卫生所,不断发展壮大,蜕变重生,成为如今拥有一个院本部,三个分院,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00名医务人员,其中600多名博士、硕士的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拥有价值达3亿多元的各类现代化医疗设备,15万多平方米的医疗用房,2800多张编制床位,35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23个省医学重点学科和专科,年门诊接待量达150万人次。

    尤其是近年来,南充市中心医院从二甲升三甲,从“西部十强医院”变成“中国医院百强院”,获得“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五星级医院”称号。与此同时,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从县级文明单位到市级文明单位再到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砥砺前行的南充市中心医院人从未停歇前行的脚步,不断超越自我。

    2017年,南充市中心医院党委进一步自我加压,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努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创建的新篇章。

    2 不断推出的创建举措

    如何让医院变得更好,如何让文明的力量更加强大?南充市中心医院党委以问题为导向,以创建为抓手着力提高全院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

    破藩篱,去顽疾,立规矩,建制度,南充市中心医院对照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狠下功夫。

    整治环境,建设职工小家,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典型人物宣传系列活动,建立健全社会评价体系……一项项创建活动持续开展。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南充市中心医院党委注重拓展学习渠道,创新学习方法,让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更加深刻并以之指导实践。严格执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干部在线学习、集体研讨、专题调研以及通报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学习笔记,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同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和晋升使用结合起来,形成注重学习的浓厚氛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单位。运用理论宣讲、新媒体传播等渠道载体,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推进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建设,不断创新道德讲堂开讲方式,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建设。

    深入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大力推树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示范性导向性鲜明的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持续打造“十佳医师”“最美护士”品牌,奏起卫生健康服务交响曲。通过邀请道德模范作先进事迹报告,实地参观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形式,学习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增强爱国敬业情怀,激发广大职工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树立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风尚。

    以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和军地共建互动活动。在中国医师节、国际护士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十佳医师”“最美护士”等评选活动,让任劳任怨、勤奋工作,给患者提供专业、规范、贴心服务的医生、护士受到应有的认可、尊重和表彰。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医疗行业九不准等规章制度,坚决刹住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扎实开展行业作风整治和改善就医感受专项行动,不断推进“环境脏乱、设施破损、服务生冷、管理粗放、微腐败”五大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治理“不合法、不合规、不便捷、不合理、不暖心”的问题。

    3 一再拓展的创建载体

    评价一家医院好不好,患者和家属最有发言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南充市中心医院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举措,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窗口服务,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如今,患者只要用手机微信关注南充市中心医院的公众号,在上面就能挂号、缴费、查询检验和检查报告,有效缓解了过去挂号难、交费慢等问题。大力推行的日间手术、多学科联合门诊等模式,让患者有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对照创建责任清单,强化示范引领,拓展创建载体,充实创建内涵,突出行业规范,打造特色品牌,南充市中心医院一再拓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载体,形成了文明创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良好格局。

    南充市中心医院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努力在抓载体、促运行、建体系上下功夫,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紧紧围绕健康扶贫、养老事业和百姓健康三大志愿服务板块精心设计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注重服务实效,使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有机衔接,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4 打动人心的医护故事

    提起四川省献血达人,许多人会想起南充市中心医院的冉素华,这名荣获“2017年度四川省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的医务工作者,用她鲜红的血液诠释了医者大爱,多达200多次的献血记录、46600毫升的献血量感动了无数人。最开始,她在本地献血。后来,哪里需要她,即使远隔千里,她也会不辞辛苦赶过去。四川、广东、重庆等多个省市的上百名病人身上流淌着她的血液。不仅如此,她还把血液中心提供的交通补助全部捐献。

    除了献血,冉素华还给家庭贫困的老人和孩子送去温暖。一次,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因住院票据遗失无法报账急得团团转。热心的冉素华帮助他,陪伴他去开证明,最终完成了报账。后来,她了解到老人家里特别困难,儿子是残疾人,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学。尽管自己收入也不高,但她还是决定资助孩子读书,定期给予学费和生活上的帮助。在冉素华的带动影响下,如今,南充市中心医院有数百名医护人员加入到长期无偿献血、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等献爱心行列中来。冉素华说,有这样一个大家庭,公益路上不孤单。

    近十年来,南充市中心医院爱心人士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慷慨解囊二十多万元,先后帮助12名贫困学子完成大学学业。

    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只要提起何家全博士,很多人都会伸出大拇指。何家全是川东北神经外科领域赫赫有名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好人”荣誉称号的获得者。他工作细致缜密,每次手术前,都会做不同的手术方案,以应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何家全说,有多少种可能,就要有多少种预案。在何家全的电脑里,存储着成千上万套不同病人的手术方案。“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病人,而不只是一个个疾病。病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在治病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与问候。”何家全说。他说,医生不仅要随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还要了解病人的身心反应,倾听病人的感受,让病人尽量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病人都知道,何家全从不收受红包。但是,有时为了感谢他,极个别的病人将红包塞给他就跑了,他只好将红包交给护士长,让护士长交到病人的住院账号上。

    至今,很多南充人还对南充市中心医院谭小尧医生在网上发帖,为的哥闯红灯证清白的故事津津乐道。一天凌晨,谭小尧接到一个严重的外伤病人需要及时手术的紧急电话。谭小尧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外跑。出了家门,他拦下一辆出租车,说明情况后,的哥拉着他一路飞驰,很快就将他送到了医院。手术很成功。做完手术的谭小尧突然意识到,他不记得匆忙间自己是否支付了车费。而且,好像的哥驾车还闯了红灯、超了速。怎么办?于是,他便在网上发了一个名为“全城寻找好心的哥”的帖子。帖子中说:“如果因为我,你受到不良记录影响,我会为你作证,向交警部门说明情况。如果当晚忘了给车费,我会补上。”帖子发出后,被大量转发。网友们在大呼感动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找到这名的哥,不能让好心人吃亏。通过大家的努力,这名好心的的哥很快被找到了。的哥说:“他给了车钱的。当时他一上车就希望我能开快点,称要去医院抢救病人。人命关天,我也想快些把他送到医院,所以路上我闯了一个红灯。他后来寻找我的举动让我很感动。”当得知病人转危为安时,的哥也特别高兴。

    5 危急时刻的勇敢担当

    2020年伊始,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祖国大地。危急时刻,南充市中心医院闻令而动,全体医护人员放弃春节假日,投入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近两个月里,该院收治的23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回家,不仅实现了“确诊患者清零”目标,而且还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同时,医院派遣的援武汉医疗队也成功参与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80多例,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初战告捷,展现了南充市中心医院人的使命和担当,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毫不犹豫走进隔离病房

    1月23日,感染病科医生向琴接到一个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隔离病房为患者诊治。从下午1点全副武装进入隔离病房诊治患者,一直忙到当晚9点多,向琴才离开病房回到隔离区的值班室吃盒饭。后来,这名患者被确诊为南充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我来不及害怕,在岗位上没时间害怕,只想着怎样为患者诊治,让患者早日痊愈出院和家人团聚。”向琴说,穿上隔离服,脑子里就想的都是病人。

    挺身而出全力照顾病人的护士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南充市中心医院的男护士全都主动申请上一线,手术室男护士林康便是其中一位。

    林康出生于1992年,是一个帅气的小伙。自21岁进入南充市中心医院以来便一直在手术室担任护士。2月19日,他作为第三梯队成员进入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院区隔离病房,一直奋战在救治护理患者的最前线。不仅为患者做基础治疗和护理,还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尽管每天工作很累,但他毫无怨言,脏活累活抢着干,全力照顾患者。

    上班前几个小时不吃不喝

    3月5日凌晨零时,南充市中心医院援武汉医疗队护理三组的10名护士穿戴好防护装备,来到隔离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们今天的工作时间是凌晨零时到4时。虽然是六班倒,但是算上前后穿脱隔离服、消毒、洗漱等工作,每一班实际上也差不多要8个小时。”南充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杨柳说,上班前几个小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不吃不喝。进入隔离病房后尽量不上厕所,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和防护物资。杨柳所在的护理三组,负责武汉协和肿瘤医院64个床位的危重症病人。组里女护士平均年龄仅27岁,但她们对待工作却非常认真细致。

    一个个正能量的故事,一点点让人感动的温暖,就是这样发生着,积聚成南充市中心医院最动人的底色,书写成南充市中心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最瑰丽的篇章。

当前:B4(2020年04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