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吹响
——陕西杨凌示范区凝聚文明力量抗疫纪实
陕 文

    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吹响,陕西杨凌示范区精神文明战线闻声而动:从文明单位到文明校园,从文明社区到文明村镇,从乡村学堂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再到各类道德模范、志愿者……各个“文明细胞”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用一个个“文明行动”践行着守望相助的“文明使命”,凝聚起农科城奋力前行的力量。

   宣传引航

    凝聚抗疫共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杨凌示范区文明办第一时间统筹协调媒体资源,指导区内媒体在所属各网站首页统一设置“防控疫情 杨凌在行动”通栏,“两微一端一抖”联动,通过图文、短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高频次、滚动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和疫情防护科普知识,引导市民正确理性地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带动更多人投身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

    除此之外,利用楼宇电视、媒体公益宣传、户外广告和社区宣传栏等载体,不间断刊播疫情防控知识;在城区主要路段、沿街商铺、居民小区等处100个LED屏上播放公益宣传画面及宣传标语;发送手机公益短信19.9万条;利用大喇叭、移动音箱、流动宣传车等进行全天候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

    阵地引导

    汇集抗疫力量

    春节前后原本是婚嫁喜庆事宜的高峰期,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倡导简办婚丧喜庆事宜,成为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一股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传播文明防控正能量。家中红白喜事一律从简,不再举办集聚性酒席,主动劝导身边亲朋好友不参加聚会、聚餐活动……”这是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全区城乡居民和广大志愿者发出的防控疫情倡议书的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组织区内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踊跃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在全区78个行政村(社区)群防群治委员会疫情检查点,24小时值班,认真排查来往车辆,对过往人员进行测温、消毒杀菌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好人引领 

    播撒抗疫希望

    老党员董映侠是杨凌示范区第三届道德模范,已经年逾八旬。虽然不能自己去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但她一直关注着疫情发展。为了支持防疫工作,她尽自己所能购买了50箱方便面,捐赠到揉谷镇和权家寨村的防疫站,还捐赠1万元积蓄,想为一线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谢谢您的捐赠,我们一定坚定信心,做好村里的防疫工作。”权家寨村村委会主任李恩山对老人感谢道。董映侠笑着摆了摆手,说:“不要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位模范一面旗,一位好人一盏灯。疫情防控战场上,杨凌道德模范和各级好人没有缺席,纷纷在各自岗位上、在各自能力范围之内彰显榜样力量。在他们的引领下,暖心故事不断在杨凌上演……

    杨凌示范区道德模范、示范区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徐海军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在线义诊活动,让更多家庭受益;杨凌示范区第二届道德模范、陕西方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亦新,为杨陵区疫情防控捐款5万元;杨陵区首届道德模范刘松林捐款1000元;杨陵区首届道德模范田小雄捐赠砂糖橘25箱……

    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汇聚起新时代榜样的力量,在他们的影响下,广大爱心人士也纷纷献出爱心,为战胜疫情默默贡献着各自温暖的力量。

    一幕幕暖心的瞬间,一个个感人的善举,让杨凌人更加相信,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当所有的汗水都化为幸福的甘霖,滋养农科城上的每一处角落,文明和谐的新杨凌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当前:3版(2020年04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