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甘肃省兰州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评之年,当全市上下紧锣密鼓、勠力前行,启动各项冲锋冲刺工作之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间不容发的防控局面,兰州各级各部门、广大市民群众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决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先行检验和提前大考,疫情防控成绩良好,展现出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带给兰州的可喜变化和快速提升。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转入常态阶段,面对逐渐临近的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总评,兰州正全面、全员、全力地投入到冲锋冲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中。
以战“疫”之法,进一步完善创建体制机制。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各类责任体制机制,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落细创建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推广使用创建实地点位管理APP。要强化统筹推进,健全完善创建测评、监督、督查、考核机制,注重测评结果的运用和奖惩。要强化资料留存,高度重视“文明健康”行动等疫情防控中文明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实行创建档案资料随报制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创建工作或活动,并在结束3日内将相关资料按照规范要求报送市创建办资料审核组。
以战“疫”之功,进一步弘扬时代文明新风。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完善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培养壮大志愿服务组织,倾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树立志愿服务典型,特别是集中推送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深化开展《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兰州市文明行为促进办法》的教育执行,持续开展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网络文明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
以战“疫”之力,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环境。要持续牢固树立为民、靠民、惠民的创建理念,全面改善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聚焦城市“硬件”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十大提升”行动,大力做好无障碍设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环境和窗口单位服务质量、重点失信领域、线缆入地、农村人居环境、黄河风情线、垃圾分类等建设、整治、提升工作,集中各方力量资源,确保实现根本好转,切实解决一批长期困扰群众“家门口”的弊端。
以战“疫”之治,进一步精细城市秩序管理。要瞄准环境秩序、市民行为等方面的“软件”问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续深化“一月一主题”整治活动,分月组织开展集贸(农贸)市场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项整治工作,用制度规范群众言谈举止,于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行为,着力解决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瘴痼疾。
以战“疫”之责,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质量。有效发挥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要素的合力,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切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底气。要建好管好用好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健全完善文明实践机构管理和活动推动机制,切实发挥好文明实践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的统筹整合、指挥调度职能,以市直机关党员进社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项目为牵引,健全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以志愿者为主力、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关键,以丰富的活动活跃基层群众精神生活,以优秀的产品陶冶基层群众道德情操,努力打造扶危济困、幸福美好的文明实践兰州品牌。
以战“疫”之绩,进一步营造社会舆论氛围。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例和亮点工作,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用好各类宣传媒介、阵地和活动,形成全方位、高密度、广覆盖的宣传声势。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开展立体化的宣传报道,组织协调新闻媒体继续开设专栏专题,加大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力度;以各级宣传思想、文明建设新媒体为牵引,组织动员以政务新媒体为主的正能量宣传矩阵共同发力。充分利用宣传栏、LED屏等宣传阵地,提档升级、作精作细公益广告宣传;加大上门宣传力度,做到家庭入户百分百、商户走访百分百。策划开展更多富有时代气息、便于市民参与的创建主题宣传和活动,突出思想道德内涵,不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上进行创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兰州市十五年来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在2020年夺下这个“金字招牌”,既是兰州市民翘首企足的愿景期盼,更是全市各部门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让我们以最饱满的工作状态、最有力的工作措施、最务实的工作作风,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