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风正气 提升城市品质
——三明市各地创新举措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进文明创建
三明文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通过榜样引领、文化熏陶、诚信建设、培育文明风尚,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弘扬新风正气、提升城市品质。多个区(市、县)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推出多项举措,有效推动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落细落实。

    ◎ 三元区:

    宣传文明公约 提升居民素质

    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4月11日起,三元区荆西街道开展了“宣传文明公约,提升居民素质”系列活动。

    在荆西街道主街及社区醒目位置,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悬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宣传条幅、标语,利用社区宣传栏、小区公开栏等,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争做文明市民的标语、提示语,文明礼仪等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走上街头,向居民宣传、发放、讲解《三明市市民文明公约》及《“八不”行为规范》,呼吁辖区居民遵守文明公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生活环境。同时,街道和社区志愿者还组成整治小组,对沿街及各小区随意张贴的小广告进行撕毁、铲除,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行为。

    连日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社区居民更加自觉践行文明公约,居民文明素质得到提升。

    ◎ 永安市:

    成立社区文明劝导队 “劝”出社区和谐

    为了对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善意的提醒和规劝,提高辖区内环境卫生等综合治理水平,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引导广大居民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近日,在永安市委文明办的指导下,永安市多个社区成立了“创城文明劝导队”,对辖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

    文明劝导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党员组成,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分三个时间段在辖区主干道和背街小巷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志愿者向行人宣传不乱扔烟头、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乱停放车辆、店铺门口不乱摆放杂物、行人不乱闯红灯等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引导居民除陋习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

    有了“创城文明劝导队”,社区居民保护环境、文明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大家都能从身边事情做起,自觉担负绿化美化家园环境责任,共同营造美好和谐家园,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劝导队高举文明旗帜,让创城工作在社区时时有声音、处处有足迹,让广大群众知晓文明创建、参与文明创建。

    ◎ 建宁县:

    制定“文明30条” 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为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切实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近日,建宁县委文明办制订了《建宁文明30条》,并向广大市民朋友征求意见建议,对需要增添、删减或修订的条文提出宝贵意见,呼吁全社会加入到文明公约的制定和修订中来,让文明行为更接地气、更入民心。

    初稿中的“建宁文明30条”内容包括垃圾分类不乱扔;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遮挡;不乱搭盖,不乱堆放;不乱涂乱画,不乱粘贴广告;不高空抛物坠物,不噪音扰民;不在城区饲养畜禽,遛狗要牵绳,及时清理宠物粪便;不占道经营,不私建水池、不私装水龙头;不非法猎捕、买卖、滥食野生动物;做人做事讲诚信;移风易俗,厚养薄葬;尊老爱幼,助残扶弱等。涵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出行、交通、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建议和约束,呼吁从点滴做起,养成文明好习惯,为文明家园建设增添力量。

 

当前:B2(2020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