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等于知识
徐海

    为了尽早培养你的阅读兴趣,从你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开始给你买绘本,引领你通过图书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以及探索自然与科学的奥秘,并且有意识地借助故事,培养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而,每晚的亲子阅读时光,也成了你和我最亲密、也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这样一边讲述、一边学习的过程中,你知道的东西多了,视野开阔了,对阅读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了,这让妈妈很欣慰。

    上小学后,你已经不需要我的陪伴,可以独立阅读了。可是最近妈妈发现,你读书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很多内容看得囫囵吞枣,问你一些书中的问题,你也经常回答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让妈妈不能接受的是,你还特别喜欢跟人炫耀自己读过多少书,知道多少东西,一副学富五车的样子。还有就是不管谁开口说话,只要你能搭上茬儿,你就会很不礼貌地来上一句“我知道”,然后沾沾自喜地接过话题“信马由缰”,全然不顾对方有多尴尬。

    这样很不好,妈妈想要你明白“知道不等于知识”。而且,事实也证明,很多次在你说了“我知道”之后,根本回答不上妈妈那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这就充分说明,有更多的知识是你所不知道的。所以妈妈希望你能谦虚一点、踏实一点,仅凭那一点儿粗浅的了解就到处张扬,不免让人生出不屑和轻慢,对你的学习和成长也没有半点儿好处。就像妈妈跟你说过的:静水流深,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人,都是很低调、很内敛的。

    或许与同龄的小伙伴比起来,你的阅读量略胜一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知识储备就超过了人家。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带给你的也不过是皮毛之见,完全不能称其为知识。真正的知识是离开了老师和书本,依然被你牢牢记在脑子,并且能够自如运用的记忆和方法。你问问自己,这样归类之后,属于你的知识还有多少?

    再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上来,“知道”只需要很浅层的了解就可以做到,“知识”却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复习才能增长。例如,你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你知道他有哪些先进的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吗?他倡导的教育理念又是什么?为什么他能当得起“伟大”两个字?你知道圆周率是3.14,那你了解它是由谁、怎么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说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呢?你不知道吧。因此,妈妈觉得,只有更多地通过表象,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挖掘,并且能够让不知道它的人弄明白,那才是属于你的知识。

    荀子《劝学》篇里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是在告诉我们,学习需要坚持不懈,更需要不断的探索。孩子,妈妈希望你能把更多的“知道”变成“知识”,在未来的学习路上扬帆搏浪、一往无前。

当前:6版(2020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