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笋之味
廖立新

    读李义山诗,读到“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这一句,不禁莞尔:原来无论鸟还是人,都存在巨大的口味差异。

    鹓雏与凤凰同类,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鸱鸟的口味则重得吓人,专挑腐物下手。食客中也有一类人,极嗜臭鸡蛋、臭豆腐、臭咸鱼等发酵腌制食品。其实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中外,许多地区都有所谓“闻臭吃香”的风味美食,制作手法多源于贮藏食材的需要,久而久之渐成特色。

    酸笋亦属腐物,好之者趋之若鹜,恶之者掩鼻而逃。在两广,酸笋是相当重要的一种风味食材。譬如常见的螺蛳粉、炒石螺,若不加酸笋,就索然无味了。在大菜里面,酸笋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像酸笋鱼、酸笋排骨、酸笋牛肉、酸笋猪肚、酸笋焖红烧肉、酸笋煎鲑鱼、酸笋鸭等等,酸笋正是其独特美味的来源。

    食客对酸笋的立场不同于榴莲,往往不甚坚定,不像嗜榴派和厌榴派那般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面对一碗螺蛳粉,不少先前信誓旦旦要抵制酸笋者,竟能在勉强尝试三四回后,自此无需撺掇,每每主动点单。就美食而言,能做到色、香、味、形俱全固然好,但若难以兼顾,倒不妨牺牲一点点色、一点点香、一点点形,保全一份好味道,毕竟味蕾的满足才是食的第一要义。酸笋呢,初闻起来,确实颇令人有些不习惯。发酵之物嘛,难免有股酸腐味儿。但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就能充分领略其酸、爽、脆、嫩且与肉类搭配时相互借味的独特魅力。

    酸笋焖鸭就是一道经典的酸笋菜肴,以广东南雄的为最佳,属客家名菜。南雄山清水秀,南雄麻鸭肉厚味甘,南雄酸笋取材龙竹笋苗或春笋,在食材上就已胜出一筹。在烹饪方法上,地处粤北的南雄沾染了湘赣嗜辣之风,将黄皮椒之辣、酸笋之酸、麻鸭之鲜熔于一炉。酸笋之酸爽让鸭肉更加余味绵长,而鸭肉的鲜甜入笋,不仅削减了酸的凌厉,也让酸爽之中又多了一丝回甘。酸与辣本就是打不散的冤家,酸借辣而飞扬,辣因酸而幽深。有了这两位味界“大咖”的加持,一锅食材立刻有了一种横扫万千味蕾、直击心灵深处的强劲力量。“不吃隔夜菜”的信条在这里是要被打破的,南雄酸笋焖鸭出锅时已然滋味十足,隔夜后越发醇厚美妙。但事实上,急切的味觉需求常常不允许它被搁置太久,凡能留待第二天慢慢享用的,定是极有耐心的人。

    酣畅淋漓的味觉享受之后,不免留下小小的遗憾,所谓“齿颊留香”的说法虽文雅,萦绕不绝的气息却易引人侧目。不过,一想到酸笋是笋之产物,笋又是“岁寒三友”之竹的前身,食笋与赏竹都堪称雅好,这小小的遗憾也就不足虑了。

当前:A3(2020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