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创文明城市;同心同德,建美丽金昌。
近年来,甘肃省金昌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硬件打基础、软件增实力、市民提素质”为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开展了一场文明大变革。
紧盯测评方式强化创建工作保障
金昌的改变,让人们看到了“众志成城”的新时代内涵。
今年以来,金昌各级各部门聚焦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工作目标,紧盯“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三种测评方式,不断强化创建工作保障。
市文明办通过编印《网上申报提交材料指引》,在市、区分级举办了材料提交工作培训班,并完成了对全市35个牵头单位的首轮督查,确保“网上申报”材料提交迅速启动、高效落实。抓严抓实对媒体宣传材料的申报,目前全市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第一季度的网上申报材料已全面达标。编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共10万份,发放到各包街单位和县区的各个乡镇街道社区,进行入户宣传。
紧盯“实地考察”任务落实,切实规范点位创建。全市从摸底、培训、示范、指导、督查五个方面着眼发力,整体提质升级“实地考察”点位创建工作。采取会议培训、点位实地观摩培训等方法,分类别分层级、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培训。
以人为本擦亮和谐宜居城市名片
在创建过程中,金昌市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大力营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在改善民生方面,金昌市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着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对市区49条主要道路的市政道路(人行道)、路灯、排水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推进城市供水改扩建工程和市区供热一级管网老化设施改造工程;着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市上启动实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街”责任制,县区同步建立县级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和机关干部“包帮居民小区责任制”,推动实现卫生净好、秩序良好、设施完好、市貌美好、居民反映称好“五好”标准;由金川区牵头,瞄准重点区域、关键部位,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农村“厕所革命”等行动。
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积极整治集贸市场,规范经营秩序,加大创建宣传力度,增强市场服务能力;同时,全面摸排经营中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经营站点,联合工作组跟进督促整改;由市公安局牵头,整治交通秩序,有序完善交通基础建设。挖掘停车资源,初步排查出路内路外停车泊位5400余个、施划停车泊位1800个、设置路外停车场25个;对标对表2019年的复检要求,由市文明办牵头对全市22类窗口行业20个单位网点213个点位进行了全面摸排。按照“对标全国一流,打造精致城市”工作要求,全面推进12项重点任务落实,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努力让“城市更美好”“生活更幸福”。
严格督导督查倒逼责任落实
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金昌按照“一线研究、一线督办、一线落实”的工作要求,由总督导带队建立落实组长全面负责制、督导督查责任包干制、问责交办督办制、信息日报制和工作例会制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坚持集中攻坚与长效管理并重,日督查日报告、周安排周汇报,持续深入开展督导督查工作,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3月2日至4月9日,督导组对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重点部门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共督查社区乡镇、主次干道、窗口单位等区域398处。从3月21日起,同步对“包街”“包帮”活动成效进行督导督查,周日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复核,周一及时发布“红黑榜”,推动实现“包街包帮”的效能最大化。
为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金昌市还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多形式、高密度地开展户外公益广告设置工作,做到全方位覆盖、多层次推进,着力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市民素质普遍提升,创建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文明金昌”观念深入人心。
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如今,在创建路上日夜兼程、砥砺前行的金昌,已于“随风入夜,润物无声”中开出一朵美丽的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