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毫升“生命种子”挽救抗疫英雄
——记衡东县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向文韬
胡建军

    “向文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让对方手术十分成功。另外,最近这段时间要多喝水,不能做剧烈运动……”4月16日上午,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周明在电话里再三叮嘱向文韬。据了解,向文韬是湖南省第671例、衡阳第19例、衡东县第1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能救人一命,

    有点牺牲也值得

    今年28岁的向文韬是中共党员、红十字会志愿者、退伍军人,现就职于衡东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017年8月,他在无偿献血时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2019年8月,他接到了中华脊髓库湖南分库的电话,有一名外省的患者急需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他与患者初配(低分辨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

    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他说:“确实没有想到,自己偶然填的一份干细胞捐献登记表能救人一命,就算放弃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有点牺牲也值得。”

    2019年8月底,工作人员对向文韬的血液样本进行了高分辨检验,结果是全相合。在11月初的体检也显示,他的身体各项指标均符合捐献要求,省人民医院计划择日采集。但是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的捐献计划延迟。

    4月1日,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远方的患者也准备进入无菌舱进行移植前预处理,进行大剂量化疗,摧毁全身的免疫系统,等待向文韬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进舱前,他恳请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进行最后一次确认,如果向文韬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一旦进舱如果得不到捐献,就是自己生命的尽头。得知情况后,向文韬平静而坚定地说:“能帮助一个生命恢复健康,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妈妈,

    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爱

    4月6日,是向文韬孩子的生日,一家人齐聚一堂,他向家人提及了自己4月10日要到省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向文韬的岳母听后立即问道:“这个捐献为什么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会对你的身体有危害吗?”

    经向文韬解释,大家的情绪缓和了很多。但岳母的情绪依然十分激动,并说:“捐这个造血干细胞对身体肯定有影响,况且你一直都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今年的最后一期公务员考试培训班4月10日开课,如果你去了肯定影响考试,捐献后的身体也需要慢慢恢复,还会影响体能测试。你要为自己的身体和前程着想啊!”

    一连两天,向文韬和父母、妻子、岳父以及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都没能做通岳母的思想工作。此时,本有一场由县红十字会为他准备的欢送会,向文韬怕与岳母产生冲突就取消了。

    4月8日下午,为了排除干扰,向文韬果断决定瞒着家人特别是岳母,提前离开衡东赶往长沙。在去往省人民医院的路上,向文韬给岳母发了一条短信: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我不是什么英雄,只不过这次有幸能够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我是这个社会上的一分子,我有责任和义务去为需要我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也打电话请妻子和父母帮忙做通岳母的思想工作。

    希望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

    从4月10日开始,向文韬每隔12小时就要注射一次动员剂,连续四天一共注射8次。到第五天才能采集造血干细胞。4月14日,向文韬顺利完成了157毫升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随即,这份“生命种子”经绿色通道送至浙江某医院,帮助一名素不相识的患者重燃生命之光。与此同时,患者的妻子也请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向他转送了一封感谢信。

    向文韬说:“当我从信中得知,对方是一名30多岁的医学博士,是一名身患白血病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抗疫英雄时,我更加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相对于挽救他人的生命,我的这点儿付出微不足道。”

    4月15日,回到衡东后,县委各级领导作出指示,向文韬行前没能举行的欢送会改成了欢迎会。欢迎会上,向文韬满怀歉意地对岳母说:“此时此刻,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您对我的疼爱,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健康,我的身体也会恢复,公务员考试还可以明年再来。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担当的男儿。现在我作为一名父亲,我希望今天的举动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

 

当前:B3(2020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