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上9时许,在明亮的路灯照耀下,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彭家乡观音村休闲广场格外热闹。“这两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发展起了产业,还开展了文明、卫生、孝心等评比活动,让大家养成了好习惯,村上形成了好风气。”村民杜宜轩高兴地说。
为乡村振兴铺就幸福的文明底色。近年来,广安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开展“精准脱贫·文明同行”和“巴山蜀水文明人”渝广边际精神文明连片联建工程,不断繁荣兴盛乡村文明,构建起了一种“看得见、听得到、记得住”的乡村文明生态,以文明为笔,绘就出了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
实施道德素质培育工程 社会正气蔚然成风
夏日的华蓥市禄市镇六水沟村街道两侧,每隔数米,就展示着村里的“好人”故事,张贴着好媳妇、好公婆照片。
“我们村在风貌打造中,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道德素质培育,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村上工作人员贺薇琳介绍,对村民整体道德素质进行提升后,六水沟村从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赏花旅游。
六水沟村的巨变得益于广安在乡村振兴中,大力实施的道德素质培育工程。
“我们借助文明村镇创建,在乡村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广安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他们以德孝、关爱、互助、感恩为重点,广泛开展“守四德、做四好”活动,推行建立“德贤榜”“好人榜”,扬家风、正乡风、淳民风;以欢乐农家大舞台为载体,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原型,编排“伟人故里英模多”故事汇到基层巡演巡讲,让群众在看、听、说中受到道德熏陶。
在道德素质培育工程的引领下,广安全覆盖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和好公婆、好儿媳、好妯娌、好邻居等创评,评选命名文明家庭3.7万户、星级文明户21万户。
实施文明新风塑造工程 文明习惯逐渐养成
7月16日,广安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穿石乡清沙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贫困村民刘昌金正提着一袋垃圾从屋里出来,走向不远处的垃圾桶扔垃圾。在该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柴草和农具堆放得整整齐齐。枣山园区工作人员吴玉梅说,现在村民都会主动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垃圾入桶,这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动作,早年间却需要反复提醒、纠正。而如今在枣山园区各乡镇村民中已是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
这些习惯背后,折射出广安大力实施文明新风塑造工程的成果。
近年来,广安大力实施文明新风塑造工程,不仅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在建设洁美家园的同时,养成文明习惯,还以村风、民俗为重点,推进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制发移风易俗倡议书和工作手册,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反对邪教,破除陋习;开展德孝文化进农村、进家庭,创建幸福村庄、文明家庭的“双进双创”活动,大力倡树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消费观,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
如今,广安市93%的村落实了环保保洁员,2731个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8357个,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尚,包氏、匡氏、杨氏等3个姓氏入选“天府好家规”50强。
实施文化进村惠民工程 群众尽享文化大餐
7月16日,广安前锋区龙塘街道办事处黄锋村一派忙碌景象。村活动室的院坝内,一大群孩子正在进行宕渠双竹连响日常训练,十分热闹;活动室内,二胡演奏、笛子演奏等引来不少村民围观;走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村文化室、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内,看书的、下棋的、唱歌的群众不亦乐乎……
“这么好的读书环境,以前想都不敢想。”利用农闲时间,来农家书屋学习养殖技术的村民黄国华对广安实施的文化进村惠民工程赞不绝口。
让农村群众尽享文化大餐,是广安实施文化进村惠民工程的初衷。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安不仅注重提升群众文明素养,还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通过大力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让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与此同时,广安还通过大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乡村大舞台等文化场地建设,持续开展“三下乡”“百镇千村种文化”“欢乐农家大赛”等品牌活动,传承“耕读传家”农耕文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截至目前,广安利用闲置村小建成文化活动室254个,全面建成农村“十里文化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而文明建设就是为乡村振兴铺就一层幸福底色。”广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打造新的文化产品,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和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从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